大气压正极性辉光电晕放电电场特性实测和仿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流电晕放电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气体放电类型,其电场特性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评估和运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决定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作为正极性直流电晕放电中较为均匀稳定的一种放电形式,本文重点针对正辉光电晕放电的电场特性展开实测和仿真研究。首先,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法(Electric field induced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EFISH)和聚焦高斯光束模型,构建了正极性辉光电晕放电电场非介入式测量系统,时间分辨率为8 ns,空间分辨率为305μm,电场测量范围为2~100 k V/cm,测量系统光强幅值抖动小于3%;在考虑了板-板均匀场和棒-板不均匀场电场剖面之间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利用EFISH测量棒-板间隙不均匀电场的校准方法,并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开展基于EFISH的正极性辉光电晕放电电场实测研究,获得了棒-板间隙中电离区和迁移区的电场实测数据,发现了电离区电场随平均电晕电流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且下降速率随电极端部半径的减小而加快的现象;基于实测电离区电场修正电晕离子流数值仿真模型边界条件后,较采用传统的Peek判据,计算获得的迁移区合成电场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偏差由23.9%降低至10.9%。最后,通过开展正辉光电晕电离区的发射光谱实验,获得了N2+第一负带系和N2第二正带系光谱特征,提出波长为391nm和337nm的谱线比值适用于电离区弱场强测量;通过建立空气电晕放电发射光谱计算模型,考虑了29种粒子和135个化学反应,获得了电离区电场与谱线比值间的定量关系并与均匀电场稳态放电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实测光谱比值反演获得了正辉光电晕电离区电场值,并分析得出激发态N2+(B)和N2(C)退激发反应速率常数对电场反演精度的影响规律,为未来研发适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电场的测量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真空电弧从阴极出发朝着阳极运动,携带着大量能量,对真空开关的阳极产生烧蚀,其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真空开关的开断成功率和寿命等重要指标。真空电弧对阳极烧蚀的物理过程涉及很多方面,本文以磁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为基本理论,建立了真空电弧和烧蚀过程的物理模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阳极烧蚀过程的多个因素。论文提出的仿真方法与分析结论可为真空开关的优化设计提供较好的技术参考。本文建立了真空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学位
流注放电机制广泛地存在于诸如电晕、辉光、电弧、火花击穿等多个放电阶段和放电形式中,其核心要素是光电离及空间电荷的影响。目前,基于流体模型的放电仿真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但是在同一个仿真模型中对放电类型进行宏观划分的研究几乎没有,对于连续放电中前次放电残余电荷的迁移运动过程及对后续放电影响的相关分析也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基于流体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辅以实验研究,探讨了大气压下均匀场和非均匀
学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用于输变电设备过电压保护的重要电器。基于ZnO压敏电阻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电力系统,实现输变电设备对雷电、操作过电压的防护。随着国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和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各种电气设备对过电压绝缘保护设备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需求不断提升。ZnO压敏电阻性能的优化,不仅可以减小避雷器自身的体积和重量,也有助于绝缘配合的优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
学位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对新能源发电并网作用显著,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直流电网的电压等级迅速提升,对故障隔离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故障隔离功能的直流断路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机械式、固态式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方案。现有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故障隔离时间长,避雷器吸能大;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通态阻抗较大,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时,通态损耗过高;混合式直流断路器通态损耗小,
学位
正极性先导发展过程是长空气间隙击穿与雷电接闪放电机理研究所关注的关键物理过程。先导放电本质是一种非平衡态热等离子体,其通道温度与电子密度及其电场等关键参数紧密相关,是决定先导通道等离子特性的基础参数。囿于测量方法不完善,已有研究主要针对m级以下间隙中正先导放电起始过程的温度特性,而对于m级以上间隙尺度中连续正先导放电通道温度的实测数据十分匮乏,致使对连续正先导通道等离子体参数的估计仅能基于局部热力
学位
目前,行波测距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输电线路当中,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为线路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但对于运行部门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地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以不断提升线路的防护水平,其中雷击故障的识别已经十分成熟,而非雷击故障原因的识别仍是目前的一个难点。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驱动类方法,存在着数据样本少、可解释性还不足,难以推广应用等缺点。因此,本
学位
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部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启动以云贵新能源基地为中心的大规模特高压清洁能源输送主网架构建工作。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外绝缘主要应用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于特殊复杂环境容易出现异常老化问题,而云贵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其地表千沟万壑,地势起伏不定,气候复杂多变,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性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
学位
沿面闪络现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低气压下闪络电压阈值更低,临近空间飞行器内部的高压供电系统电路板易发生放电故障。另一方面,地面的闭合开关尺寸较大,无法放入狭窄空间。而真空闪络开关因其结构薄、绝缘恢复速度快,而成为小体积高功率开关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关于低气压环境中电路板上的闪络,缺乏0.5~1 mm间距、除圆形外其它焊盘形状的相关研究。本文利用COMSOL MULTIPHYSI
学位
为构建“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响应电网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升级需求,国家电网正大力推进自主可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建设,继电保护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正不断加深,其运行数据呈现海量、高速更新与多源异构等特征,这为继电保护状态准确监测提出了难题。目前,保护运检数据缺乏统一规划,数据挖掘深度不够,不满足设备精益管理要求;而变电站传统运维检修方法无法针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精准评价,
学位
场反位形(FRC)是一种紧凑的环形磁约束系统,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和意义。磁阱型磁压缩聚变装置HUST Field-Reversed Configuration(HFRC)采用θ-箍缩(θ-pinch)的形成方式产生这种磁场结构的等离子体。在该装置的形成区,各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的配合可以获取等离子体的物理参数和运动状态等,用于研究场反位形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其中,基于磁诊断系统,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