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4ka以来环境—气候变化与其对古蜀文明的影响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考古将环境分析手段应用于考古有助于帮助恢复古人类文化产生发展的背景,特别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等大量古蜀遗址的发掘,古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1年发掘的金沙遗址更是继三星堆遗址后我国在本世纪初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论文选择成都平原地区金沙遗址为研究对象,以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过程和金沙遗址区环境变化过程为研究目标,采用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孢粉等多种分析手段开展研究。同时还探讨了气候与环境变化与古蜀文化演变的关系。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对金沙遗址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发现,水稻(或人类耕种种子)花粉在剖面的底部层位就已经较多出现,剖面上分布层位多,根据碳稳定同位素定年显示,成都平原地区的人类种植活动至少在3800aBP前就已经开始。②对金沙遗址的现场观测研究,同时结合粒度分析等结果,金沙遗址的沉积环境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a.约3800aBP以前为冲积扇砾石沉积环境;b.约3800-3300aBP,在这一时期,金沙沉积了一套泥炭和河流沉积;c.3300aBP以来,多个古土壤堆积旋回构成,局部发育有小型沼泽泥炭,金沙古文化主要繁盛在这一时段早期。③通过孢粉分析,结合碳稳定同位素分析、磁化率分析等方法得出成都平原近4000年来的气候总体上来说在3100年前主要为暖期,其间仍有较小的波动。距今3100年以后气温主要呈下降趋势,全新世大暖期结束。直到1700aBP左右气温有所回升,但并没有达到3100aBP以前的高度。在900aBP以后又发生显著的长时期降温,大约持续了几百年,到十九世纪初气温开始逐渐转暖,达到现在水平。并依据孢粉研究共划分出7个植被带和对应气候阶段。④孢粉分析得出3100年前气候温暖潮湿,经粒度分析也证实,大约3300年前,粒度平均值偏大,沉积物中粘土含量明显较少,而砂的含量增大,说明该时期成都平原由于潮湿多雨而洪水频发,而在距今3000年后,区域气候发生了气温下降和降水减少的变化过程。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距今3700~3200年繁荣于湔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逐渐走向衰落,古蜀人从湔江流域向岷江流域上的成都地区迁移,成都地区十二桥文化逐渐兴盛。
其他文献
<正>蒙台梭利主张培养孩子"专心、独立、秩序、协调",这八个字的箴言也是武汉市实验幼儿园功能室活动所要呈现出的一种孩子发展的状态。武汉市实验幼儿园目前拥有4个园区,每
企业成立后进人运营阶段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一方面,由于刚刚步人营运状态,业务形势尚未稳定,所以资金使用压力仍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成本开支项目也全面发生,如何将每一项成本
<正>一、中华民族与色彩的历史渊源中国不但是人类运用象征色彩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各民族中坚持使用色彩象征最长的国家。中国儒学的奠基人和创始者孔子在《论语》中说:"未
星座设计是星座部署和运行的前提,一个合理的星座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整体性能最优,达到各方面综合平衡。论文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星座构形一体化设计概念,进行了星座几何构形相关
目的 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内含风疹病毒部分核酸序列的由噬菌体包膜蛋白构成的病毒样颗粒,并包被重组RNA,使其具耐核糖核酸酶 (RNase)的特性。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针对近年来史学界提出的种种不同意见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宗法制度的起源、本质、表现形态和发展阶段 ;并对所谓宗法为周公创立 ,
本文讨论现代文学学科领域目前出现的某些困扰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科的“边缘化”与“汉学心态”,“思想史热”现象,“泛文化”研究,以及“现代性”的过度阐释,等等。
<正>邓荣根,南昌市新建县人,江西三联融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从事过煤矿、铁路等诸多行业,3年前,富有想法的他又开始转向了绿色农业电商。走进邓荣根的办公室,里面立着
济南市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如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薪酬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等;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以室外复杂场景下进行局域视觉导航为目标,根据需要,提出相应假设,进而对问题进行了简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具有较好的场景间扩展性且不过多依赖平台性能的解决方案。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