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电影度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大师们所造就的日本电影五六十年代的神话早已风卷云散,由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入侵、电视媒体的兴起,曾经站在世界电影巅峰的日本电影开始没落式微。二十世纪末,以今村昌平的《鳗鱼》在戛纳获奖为标志,日本电影开始复兴。今村昌平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二次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在暴力、色情电影四处泛滥的当今日本影坛,今村昌平的影像作品以独立的品格和严肃的社会学视角独树一帜。
笔者选取今村昌平的影像作品作为读解和分析对象,结合战后日本电影发展的历史,以及日本民族文化的特点,探究今村影像背后的创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追溯带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社会渊源和文化心理。由此展开,进而探讨今村影像的审美的价值所在,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们民族电影生产和创作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在序言中对日本民族电影的发展作粗略的回顾,并谈及今村昌平电影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笔者展开论述的整体思路。第一部分按照时间线索,介绍今村昌平的成长历程和创作经历。第二部分在对今村昌平电影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叙事主题与日本文化传统、战后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之间互为表里的呈现关系。第三部分则从民族传统、时代精神和文本自身等三个层面来总结今村昌平电影文本的审美价值。第四部分讨论了今村昌平的成功对我们民族电影有什么启示和借鉴。在结语部分,笔者表达了撰写论文的初衷、思路以及对本土电影走向世界的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