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除草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源除草剂是当今除草剂研究开发的重点,本研究对瓜果腐霉PAM1菌株代谢产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的结构改造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除草活性、作用机理及靶标蛋白进行了研究。利用茎叶喷雾法、小杯法测定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除草活性,结合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体光密度和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及微观结构观察等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确定,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相关蛋白的功能基因表达量进行了研究。  研究生物活性后发现:  1.利用茎叶喷雾法测定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莠去津对马唐的除草活性,发现在500 mg/L时两种化合物都对马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莠去津对马唐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64.26 mg/L和32.95 mg/L,与莠去津相比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除草效果比较理想。  2.利用小杯法对反枝苋的测定结果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在500mg/L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对反枝苋胚根和芽的IC50分别为131.48 mg/L、147.33 mg/L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3.对拟南芥根长生长量的测定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拟南芥根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3.72 mg/L。  4.对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对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都表现出较强的安全性,对敏感作物油菜、小白菜、莴苣在500 mg/L以上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禾谷镰孢菌、玉米大斑病菌和拟轮生镰孢菌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活性较低EC50分别为1320.14mg/L、426.68 mg/L和174.603 mg/L。  研究作用机制后发现:  1.对马唐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发现随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浓度的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加,在250mg/L时仅处理了2h相对电导率就增加了12.22%,具有较好的破坏细胞膜透性的能力,而阳性对照莠去津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小。  2.通过扫描电镜对马唐叶片叶表结构观察发现,在1000mg/L时表皮毛全部倒伏且叶脉剧烈褶皱,造成马唐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3.对马唐叶片叶绿素a/b的测定发现,经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处理48 h后叶绿素Ca/Cb的比值明显下降,125 mg/L时下降了0.59;而经莠去津处理后Ca/Cb的值几乎无变化,在500 mg/L时只下降了0.34。  4.前期研究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拟南芥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对利用茎叶喷雾处理拟南芥后进行了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测定,得到了49个表达水平上调的蛋白和34个下调的蛋白,选取其中的8个蛋白(调控放氧复合物的功能蛋白、核糖体的结构成分蛋白、铜离子转运蛋白、细胞质膜的阳离子结合蛋白、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微管蛋白、类囊体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相关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并利用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析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发现AT2G43030、AT1G66240和AT4G20160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并造成植物铜离子转运数量增多、细胞外阳离子增多、植物细胞质内电解质浓度降低等,从而造成植物产生呼吸障碍,阳离子中毒,细胞内外电解质失衡等现象。AT4G10340和AT4G10340基因表达水平下调造成植物捕光和蛋白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和无机盐的吸收转运,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其他文献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Burgess)、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Blanchard)是三种危险的外来入侵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株是一株从健康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表现出对多种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其次生代谢物质对多种农作物有较好的促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禾谷孢囊线虫(Cerealcyst nematode,CCN)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寄生线虫,且是个复合种群,近年来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夏粮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山东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优越,是主要的夏玉米产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属于黄单胞科(Xanthomonadaceae)、溶杆菌属(Lysobacter),是一种重要的革兰氏阴性生防细菌。该菌能产生多种胞外酶和小分子抗菌天然产物,
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致的大豆疫病是大豆上重要病害。药剂防治仍是目前防治大豆疫病的最主要措施,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杀菌剂以阻止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就显得尤为
2000年以来,随着证券监管等部门“重拳出击”,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证券市场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违法违规案件被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上市公司和造假典型相继被揭露出来。这
首次报道了甘草叶斑病、羊蹄叶斑病、羊蹄叶枯病在世界的发生,羊蹄白粉病在中国吉林省的发生。详细描述了三种病害的症状及危害情况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
小麦白粉病是由(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均有发生。目前主要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进行防治。研究利用品种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