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壁画残破变缺之美在创作中的应用表达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中的壁画历经千年所形成的剥落、磨损、风化、起甲等现状,为艺术工作者所关注与探究。在笔者对于敦煌壁画的现状摹写过程中,对这种几乎成为敦煌壁画共性的符号化审美深有体会。一方面,敦煌壁画的残破变缺之美是后天形成的肌理,残破的壁面带有来自时间的沧桑之美;另一方面,壁面的残破变缺与原有画面结合,往往令壁画画面产生独具的美感。这两种美感在壁画的摹写与创作中极具其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基于本人对于敦煌壁画残破变缺美感的研究,在壁画摹写过程中发现并汲取具有特殊性的艺术形态,归纳并运用于个人的创作实践,为此打开了个人创作思路,并在此过程中对未曾接触过的技法有所尝试。整篇文章对于壁画的“残破变缺”的探索共分为三部分:一,分析莫高窟第3窟东壁壁画的特点,以及东壁变中残破变缺之美的具体形式;二,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画家为例阐述“残破变缺之美”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三,莫高窟壁画残破变缺之美在个人创作中的探索应用,以岩彩作品《流年》与《镜相》并运用沥粉与贴箔的技法,简述在壁画残破变缺之美中的形式美表达、主观性与动态性表达。
其他文献
“天禄琳琅”是清乾隆皇帝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由皇家建立的宫廷善本特藏书室,其藏书均重施装帧,成为中国宫廷藏书典范。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珍藏两部“天禄琳琅”,乃民国初期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方式流出宫外,并于1935年作为“国礼”相赠日本裕仁天皇。本文通过对其中的存世孤本南宋刻本《重广分门三苏先生文粹》(以下简称“宋本《三苏文粹》”)函套规制调查、仿制《三苏文粹》原本与函套实践,结合清宫造办处遗留“天
学位
艺术回归传统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命题定然也是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研究范畴。作为宗教绘画的重要典范,敦煌壁画是当代艺术回归传统的素材集散地。深入挖掘敦煌艺术的独特性,将其中有拓展性的命题与水墨艺术实践相结合,使其可以发展出新的研究方向。水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代表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水墨与壁画的渊源已久,已经发掘的汉墓壁画中就早已有中国水墨画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墨艺术发展至今形成了多种艺术形态。笔
学位
紫砂泥被称为五色土,其色彩深沉,柔软细腻,可塑性强,是做雕塑的优质材料。紫砂雕塑的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徐友泉、欧正春、陈仲美、陈鸣远等,这些人大多以做壶为本业,余力制作紫砂雕塑。紫砂器中的花货、水洗、文房用品等在制作时多使用浮雕技艺,但是紫砂雕塑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其中既有市场的因素,也与艺术家的努力有关。改革开放之后,西方艺术思潮涌入,市场经济腾飞,紫
学位
作为20世纪轻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且开创了维也纳轻歌剧“银色时代”,弗朗兹·雷哈尔创作的轻歌剧《风流寡妇》一经问世便享负盛名经久不衰,其中咏叹调《维莉亚之歌》是歌剧中经典的抒情女高音唱段,被大众广为熟知。《维莉亚之歌》作为这部歌剧第二幕的开场,介绍了女主角汉娜在自家花园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席中,女主角汉娜为在座宾客的演唱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抒情咏叹调《维莉亚之歌》,缓缓讲述了歌曲中浪漫的爱
学位
农历的岁时月令、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民间年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与农耕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年画品种“历画”。本论文围绕年画艺术与民俗文化,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年画艺术创新创作研究。论文整篇以围绕笔者对于年画的实践探索为主,首先,论文通过分析传统年画中的历画作品与传统年画的艺术特征,了解传统年画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与节气相关内容的。其次,从年画中的独特的绘画语言与
学位
咏叹调是歌者抒发情感的独唱曲,一般用弦乐器或者钢琴予以伴奏为主,通常可以表现出内容中人物的情绪,也是歌剧、清唱剧、大合唱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学习演唱美声唱法多年,在众多作曲家当中,也是比较偏爱德国籍伟大的作曲家瓦格纳的一系列作品,并且亲身多次在舞台上演唱过其著名歌剧《唐豪塞》选段《晚星颂》。所以也借此机会来探析其艺术之表现和亲身演唱之体会。在此次论文中,笔者将分为三个章节进行简要阐述。第一章是作
学位
本文以现当代写意印风创作对将军印的接受进行研究,剖析篆刻创作审美观念的变迁及成因。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对将军印中不同章法、特殊字法、空间、制作方式分析将军印中非自觉性的写意色彩。第二,论述文人介入篆刻后对将军印写意性的接受,“印宗秦汉”以及“印外求印”思想的影响下对将军印写意性的接受有很大的不同,重点对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以将军印印风的创作进行分析以及他们对现当代写意印风创作的影响。第
学位
雕塑家孙家钵以“建筑性”雕塑思维、即兴雕塑创作等方法进行雕塑创作,“其人其艺”都值得雕塑学习者深深地探究和发扬传递,本文意旨研究孙家钵雕塑创作语言,并结合其作品对建筑性雕塑、即兴融合材料、写意性取舍形象细节等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对孙家波雕塑创作语言的研究进行我的雕塑创作。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最纯正的雕塑理念落笔,论述孙家钵整体性塑造理念和人物造像的写意性处理;第二章论述整体性观察方法与孙家钵“
学位
传统园林绘画以唐代王维的《辋川图》为开端,至明代达到顶峰,它表达了古代文人们对于隐逸文化的精神追求和与自然相亲近的文人情怀。园林绘画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与精神内核,其产生原因一是为了展示园林景致同时记录文人生活;二是用以增强园林名气;三是画家为了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四是为了赠与友人,因为园林绘画本身就是文人相互交往的产物。园林绘画的主要形式有手卷、册页、中堂三种。园林绘画发展至今亦有
学位
自文人介入篆刻活动以来的几百年中,篆刻艺术名家辈出。针对中国当代篆刻艺术推陈出新的历史发展需要,本文将以三晋古玺印为研究主体,按照古玺印篆刻的发展脉络,对其字法、章法、布局特征等方面进行一些论述,以探究其与近现代古玺印篆刻艺术的相互关联,并探讨人们在古玺印篆刻中怎样认识与利用古代元素,以实现文化创新的传承和发扬的意图,并力图探索一些规律性,用以指导我的篆刻创作。篆刻脱胎于古代印章,而古代印章与篆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