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慢性高血糖与多器官的功能失调、损伤及衰竭均有关,尤其是眼、肾脏、神经、心脏及血管,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及人们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健康并不是指单纯的身体和生理方面而言,而是涵盖了更加广泛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的健康观念既有身体健康,又包含了社会生活、精神卫生、心理方面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往仅以发病率、患病率、治愈率、存活率、存活时间、死亡率及生化指标等作为评价临床干预或卫生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未能表达健康的全部内涵,未能体现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评价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评价体系。故WHO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列为新一代健康指标,认为QOL和生存时间同样重要,而且QOL可更综合地评价疾病的影响[1]。1996年WHO生存质量研究组对生存质量的定义是:生存质量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2]。QOL能为医生提供来自病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成为评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及注重辨证论治的特点对改善糖尿病患者QOL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并重视从生存质量的高度来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降糖颗粒方配合西药治疗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QOL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化合理方案及改善患者QOL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探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颗粒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提高该证型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糖尿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予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及饮食治疗(糖尿病饮食)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84例,后脱落6例)及降糖颗粒方配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84例,后脱落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应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在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各测评1次,以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同时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一般体检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 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两种治疗方案DSQL量表总评分及其四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由治疗后两组间各评分差值比比较结果可知,在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DSQ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前提下,治疗组在对 DSQL量表总评分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维度的改善程度上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说明应用降糖颗粒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整体QOL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 2.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降低中医症状总积分,即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间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值比及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可以看出,在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前提下,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1)。可见,应用降糖颗粒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更有优势。 3.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后FBG、2h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观察期间两种治疗方案对糖代谢的影响相当。 4.两种治疗方案均对血脂影响不大。 5.在治疗前后,两组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服用中药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1.引入与中医理论特点相符的国际公认的QOL评价标准,可更充分、科学地反映中医药的疗效。 2.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的高糖状态,在观察期间这两种治疗方案对糖代谢的影响相当。可能是由于观察周期较短,降糖颗粒方配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案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的降糖效果哪个更胜一筹没有比较出来。 3.降糖颗粒方配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更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在QOL方面,生理功能和心理/精神维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QOL具有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