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磁材料的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超材料因其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奇特电磁性质,在过去十几年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负折射材料、人造磁性材料、隐身材料和超薄吸收膜等,实现了对电磁波的人为调控。在本论文中,我们结合微波领域常用的测量手段或理论原理,对两种新型电磁材料(液体超材料和石墨烯)的微波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和表征。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对超材料特别是负折射超材料以及新兴的2D物质石墨烯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作了介绍。  其次,介绍微波领域常用的实验测量手段和仿真模拟方法,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实验和模拟基础。并实施了一种运用光学定理测量变换光学器件散射截面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透射频谱测量,非常有利于散射截面的宽频表征。通过对变换光学设计的一种集场器件的散射截面的测试验证了此方法。  第三,在超材料的研究中,类比液态的自然材料,提出了一种新型液体超材料模型,即高介电常数微球的悬浮液模型。构成这种超材料的“超原子”是随机分布的,利用THz下小球的Mie共振机制,可以实现各项同性的负的磁导率甚至负折射率。此外,为了改善这种复合液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如流变性,对介质小球的结构作了改进。我们的研究为实现可自由流动且不需外界刺激的各项同性负折射液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结构液体和超材料两个研究领域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研究了新型的2D材料石墨烯的电磁吸收特性,在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上实现了最薄尺度的电磁吸收。在微波频率范围内,单层石墨烯的方阻若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50%的导电薄膜吸收极限。进而以两束振幅、相位、极化方向均相同的电磁波相对入射至单层石墨烯的方式,在实验上实现了 X波段94%以上的高吸收,并在约8.3GHz频率下实现了近乎完美吸收。这方面的工作为2D吸波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III-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因其在高速晶体管以及光电子器件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的研究。III族氮化物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热学和机械性能。其混晶的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M)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实验检验,但它自身的不足使得人们相信标准模型之外有可能存在新物理。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是标准模型的众多扩展模型中最为流行的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独特的现象,它反映了量子力学的本质特征.在新近发展的量子信息学中不论是量子计算还是量子信息传递,其核心的应用都涉及到量子纠缠。然而,量子纠缠在量
一、“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纹饰之疑明清青花可以说是青花瓷发展的昌盛时期,青花瓷器的纹饰方面也越发成熟,尤其是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不仅纹饰精美而且纹饰种类
当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玻色子体系中大量粒子凝聚到一个或几个量子态的现象,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BEC)。BEC是玻色子量子统计效应的结果,是量子
氧空位作为一种缺陷,是造成氧化物具有丰富功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氧空位可以实现对氧化物电磁性质、超导性质、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的调控。通过调研发现,SrCoO_x(2.5≤x≤3.0)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变价过渡金属氧化物,吸引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的广泛探索。本文中我们探讨了SrCoO_x单相薄膜和SrCoO_x-CeO_2复合薄膜中的氧空位效应。首先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制备出钙铁石型SrCoO
光学光栅,作为一类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操控电磁波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等科学的全面发展。最近,渐变折射率光栅由于具备异常的衍射特性而成为电磁学领域研究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量子力学应用于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理论的产物。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由于其潜在的应用前景,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得到了人们广
“李杜诗篇万口传,如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的这首《论诗》,大家都不陌生,旨在说明诗歌贵在创新.诗歌是这样,文章也同样是这样.创新是作文的生
这组访谈,是本刊记者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采撷的几束“花絮”。政协全会是委员代表社会各阶层群众行使话语权的平台,只要是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