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象征意义的言语行为建构——湘西土家族婚礼中口头论辩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族婚礼中的口头论辩是指婚礼中某些特定场景下两人或多人之间展开的一问一答的言语活动现象,本论文以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这一独特婚俗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把口头论辩这一言语现象还原到言语行为的动态过程中,并以此探讨言语行为作为一种仪式象征符号如何参与建构仪式象征意义的过程。   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仪式语言的象征研究成果以及对本研究对象:土家族婚礼中的口头论辩的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学界对于土家族婚礼中口头论辩这一传统文化事项的学术研究仍显得过为粗浅,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对口头论辩词的收集,而本文旨在对该言语现象做出深层的意义阐释,并力图以此个案研究为例,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仪式象征的研究过程中,以拓展仪式语言的象征研究方法。   论文第一章对研究对象的背景知识做综合介绍,包括对口头论辩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湘西土家族文化的概述及其对口头论辩的特定演述场域:土家族婚礼仪式的概述;第二章以深描的方式详细叙述出现在婚礼仪式中三个不同的口头论辩环节及各自相异的论辩内容,以期对土家族婚礼中不同场景下的口头论辩逐一直观展示;第三章将口头论辩的内容详细分为四类,寒暄、周旋、盘问与交接,并分别探讨其言语内容背后的隐含意义;第四章论述了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本身的论辩过程,它所象征的姻亲间的竞争、合作等关系;第五章阐述了作为“言后之果”的论辩结果,其相对确定的胜出方及相对确定的惩罚方式“钻桌而进”与“交出红包”所隐含的象征意义;第六章把关注点集中于论辩中的人,以个案及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生动鲜活的个体,进而讨论以不同身份角色参与口头论辩的个体、群体差异及其影响;结语部分是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一些理论方法探讨,提出在仪式语言的象征研究方法上,至少可以从言语内容、言说行为本身、言语结果及言说主体这四方面探讨仪式语言的象征意义建构过程。
其他文献
面子是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学者们从中西文化和语言的对比入手,从语义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研
语言和社会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语言的发展演变,换句话说从语言的发展演变也可窥见推动语言发展演变的社会因素。二者的互动就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位
本主文化是白族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本主崇拜是白族的宗教信仰,本主仪式是本主信仰的实践。白族本主崇拜体系中有各种仪式,这些仪式是白族人与本主联系的桥梁,人们的愿望和祈
借用季风圈理论来研究文化现象是近年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一大亮点。且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学界兴起了云南与东南亚的文化整体性研究。研究范围涉及了考古、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变迁是一种普遍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变迁到处发生、无处不在,而且不时让人陷于不安与困惑之中。   在21世纪初始岁月里所表现
人口流动、认同分别是近二十年来社会及人文科学相关学科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这个现象一方面和客观世界的种种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界内部的变化有关。国内学者对少
在广大的彝族地区,存在着多种医疗体系并存的局面。首先,毕摩和苏尼是在彝族传统宗教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两类神职人员,他们不仅担负起了宗教仪式中宗教师的职责,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随着全国普洱茶市场的升温,茶叶种植也很快蔓延云南各地,采茶致富成为茶区的热门话题,茶叶被赋予了发展民族经济的“使命”。然而,从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到经济作物种植的转
作为旅游者、政府、东道主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媒介,导游在旅游行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界对导游的角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中国导游"却缺失于学界“导游
“跳菜”,彝语称之“吾多哈”,形象的描述就是“跳着舞上菜”,实指南涧彝族在宴请宾客的重大活动中,由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和着音乐的节拍跳着舞,诙谐幽默地按特定花形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