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虚实论略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由正史而衍生出来的杂史杂传是孕育小说的第一步。杂史杂传对于研究从正史到小说的过渡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是杂史杂传类的突出代表。《吴越春秋》是一部介于史传和小说之间的作品,可谓是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本论文在列举《吴越春秋》所包含的主要史实和异闻传说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吴越春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依傍史实的同时插入异闻传说的深层次原因,以便更好地说明史传文学是如何经由杂史杂传逐渐酝育出古代小说的。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该题目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选择该题目的原因、研究意义及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列举《吴越春秋》所记述的主要史实,从吴越君王世系、重要征战、重要人物的活动和相互关系等方面和《左传》、《国语》、《史记》等相互印证,在列举史实时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其中对于吴楚柏举之战、吴越笠泽之战、吴晋黄池之会和伍子胥、夫差、勾践、范蠡等重要人物的活动的叙述是本部分的重点。第二部分列举《吴越春秋》所夹杂的异闻传说,如伍子胥渡江、伍子胥显灵、越女试剑、孔子献乐等。在列举异闻传说时进行适当归类,力求做到层次清晰,条理谨严。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分析探究《吴越春秋》的作者在创作中“虽本史实、并含异闻”的深层次原因。从中国古代重视修史的传统出发,结合史官的重要职责和知识分子的崇高感和使命感,从四个方面阐释《吴越春秋》依傍史实的原因。从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结合作者的创作实际从五个方面来阐释《吴越春秋》夹杂异闻传说的原因。本部分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原因,如在阐释吴越文化对《吴越春秋》作者的创作影响方面就运用了此种方法。第四部分阐述探究《吴越春秋》虚实结合的结论。指出《吴越春秋》作为杂史杂传类的突出代表之一,在继承史书写作优良传统和开启后世小说创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写历史的理念、人物形象塑造、组织布局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具体说明。本文的结语部分指出《吴越春秋》“虽本史实、并含异闻”特征的出现是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重点指出《吴越春秋》以写历史的理念来写内容上虚构或虚幻的东西的方法为后世小说所继承,它在人物形象塑造、组织布局方法以及语言艺术上也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列举《吴越春秋》所载史实和夹杂的异闻传说方面采用了列举法和比较法,在探究赵晔创作《吴越春秋》“虽本史实,并含异闻”的原因时,采用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文学、历史学和社会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考虑历史传统的影响,也兼顾当时的社会环境,以期对创作原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其他文献
提出了通过调整发射时间解决多弹道式飞行器飞行避撞问题的算法框架,在该框架内针对多弹道式飞行器协同打击时是否发生飞行碰撞提出了检验算法,对于飞行器碰撞规避问题建立发
应劭写作《风俗通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辩风正俗,为封建统治提供借鉴。《风俗通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对无神论思想的张扬、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探求事物的真相等方面。为此,
完美匹配层方法是当代计算电磁学最流行最有效的计算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完美匹配层方法的稳定性.具体地,对微分系统,利用能量方法,我们总结整理了B(?)renger完美匹配层稳定性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类金融模式下,公司通过对上下游资金的占用可以获得大量的无息负债,进而借助于高财务杠杆进行盈利,然而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在帮助公司获利的同时也给其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符合人们生活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变得碎片化,国家与国家、社群与社群之间的信息传播没有了边界,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快捷。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新
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脆弱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根据图像矩不变量的半脆弱性生成认证水印来区分偶然失真和恶意篡改,并由图像小波分解的逼近系数构成的水印来定位篡改区域.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内电气设备种类也不断增多,由于设备结构复杂,管线交叉碰撞现象较多,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建筑设备的优化,同时进行设备管线的优化,而我国
特斯拉之前宣布,将会在美国建设超级锂电池工厂,耗资50亿美元,雇佣6000多人。这一项目引发了美国多个州的争抢。在特斯拉尚未做出决定之时,加利福利亚州也加入了这场争夺战,目前共
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原则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