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一书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反映了孔子在修身、治国、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被不同中西方译者翻译成外文,长久以来,特别是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来以不同视角对《论语》的不同译本进行的翻译研究大量涌现。在全球对“生态”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之下,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翻译研究,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即翻译适应选择理论,并围绕这一概念对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作出全新的阐释。翻译适应选择理论将翻译活动看作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作出的选择,因此这一理论将译者置于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将翻译的生态环境视为影响译者作出选择和适应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辜鸿铭、林语堂、刘殿爵的《论语》三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与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历时性研究思路分析《论语》及其三个英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特征,并通过研究因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翻译文本在不同层面的差异,探索其中蕴含的历时性规律,为日后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进行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全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文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系统回顾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以及前人所进行的《论语》英译的研究,并阐述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因;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论语》及其三英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第四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主要描述了不同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具体文本中的体现,进而总结出随生态环境变化翻译也随之作出改变的历时性规律,即:不同时代的翻译结果表面看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本质,因为其翻译结果是与其时代的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作出的选择,具有可接受性并符合翻译生态平衡的要求,最后通过定性分析不同时期译本的读者反馈和多维度适应情况对上述规律进行检验;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发现,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