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潮,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央的支持下分别通过注资、剥离核销不良贷款、减轻历史包袱等手段,轻装上阵,顺利完成了股改上市。通过这一举措,国有商业银行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深刻变化。在2011年世界1000强银行排名中,中国有三家银行进入全球银行1000强的前十名,被国际同业描述为“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带来巨额损失的事件一再发生,这使得监管者和经营者不得不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使中国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面临巨大挑战。运营风险管理尤为突出,因而探寻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金融管理的重中之重。中国商业银行过去建立的“事后监督中心”的运营风险控制体系是否继续适用当前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全行账务处理进行复核式的监督,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各类账务差错,防范各类运营操作风险和案件事故?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中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济宁工行运营风险管理实际,对风险的概念、特征、及运营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监督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将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与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以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风险事件”识别为重点,以“风险事件”管理为主线,设计监测、质检、履职等相互补充且结果相互利用的监督方式,构建“层次清晰、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内控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从项目启动、资源整合、系统调试、组织架构、角色设置、流程变化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和步骤。改变了传统的事后监督、业务检查、现场管理等相互独立且力度不足的被动局面,使监督工作变“堵”为“防”,使监督过程所用的人力、物力成本大幅下降,监督效率和监督效果显著提高,更好的发挥了监督职能,推动了事后监督向风险预警和事中控制转移,增强了监督中心“防火墙”作用,对探索中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改革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