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钙钛矿陶瓷透氢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的污染问题促使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向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转移。发展以氢气为基础的清洁能源时,氢气的分离提纯工作是氢能产业所必不可少的一环。与传统的氢分离技术相比,钙钛矿型致密陶瓷氢分离膜具有使用方便、氢气气氛下膜结构稳定、材料廉价和节约能耗等优点,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致密陶瓷氢分离膜可以从工业规模的蒸汽重整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和净化氢气。但是,目前的致密氢分离膜材料受限于质子电导或电子电导的不足,导致氢分离性能距离工业应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制氢的尾气含有CO2等气体时,氢分离膜往往无法保持稳定工作。所以,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备较高氢分离性能,且在CO2等气氛中稳定工作的氢分离膜。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基于质子导体Ba Zr0.1Ce0.7Y0.1Yb0.1O3-δ(BZCYYb)的氢分离膜展开研究,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合成了陶瓷-金属氢分离膜Ba(Zr0.1Ce0.7Y0.1Yb0.1)1-yXyO3-δ(X=Fe,Co,Ni;y=0.05,010,0.15,0.20)并研究其相结构、显微结构、元素价态、电学性能及氢分离性能随元素种类及元素掺杂比例变化的规律。其中Ba(Zr0.1Ce0.7Y0.1Yb0.1)Ni0.1O3-δ(BZCYYb Ni10)样品在800℃下的氢分离性能达到0.40 m L cm-2 min-1。在所研究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材料中,Co元素和Ni元素因其在还原性气氛中析出形成纳米金属颗粒,降低了电子迁移距离,提高了电子电导率,有效促进了氢分离性能;由于Fe元素在还原性气氛下稳定在晶格中,以及Fe元素不具备助烧结作用导致Fe元素掺杂材料不具备作为氢分离膜材料的条件。(2)合成了陶瓷-陶瓷氢分离膜(1-z)mol%Ba Zr0.1Ce0.7Y0.1Yb0.1O3-δ-zmol%Ce O2(z=10,30,50)并研究其相结构、显微结构、电学性能、氢分离性能及CO2抗性随Ce O2相混合比例变化的规律。在所研究的几种不同Ce O2混合比例的氢分离膜中,随着Ce O2浓度的增加,材料的CO2稳定性逐渐提高,其中,70mol%BZCYYb-30mol%Ce O2样品已经可以在10vol%CO2气氛中稳定工作;在还原性气氛下,Ce O2相中Ce元素的变价导致材料具备电子电导,但由于膜表面催化活性位点少,导致氢分离性能较低,50 mol%BZCYYb-50 mol%Ce O2样品在800℃下具备0.167 m L cm-2 min-1的氢分离性能。(3)结合上述两类氢分离膜的优势,合成了陶瓷-金属-陶瓷氢分离膜70mol%Ba(Zr0.1Ce0.7Y0.1Yb0.1)Ni0.1O3-δ-30mol%Ce O2(BZCYYb Ni-Ce O2),并研究其相结构、显微结构、元素价态、电学性能、氢分离性能及CO2稳定性。结果显示BZCYYb Ni-Ce O2具有非常优秀的氢分离性能,在800℃下氢分离性能达到0.53 m L cm-2 min-1,这来源于BZCYYb,Ni和Ce O2三相的协同作用,与常规物理混合方法比较证明,一步法制备的材料具有大量的三相混合界面,提高了氢分离性能;另外,BZCYYb Ni-Ce O2氢分离膜具有非常优秀的CO2稳定性,在含10vol%CO2气氛中至少可以稳定工作80小时,且700℃下在含CO2气氛中氢分离性能达0.31 m L cm-2 min-1,展示了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及工业的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开发可持续的绿色清洁能源装置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可充电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汽车、大型电网系统等领域。其中,作为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负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传统负极材料表现出容量低、吸附活性位点少、扩散势垒较高等问题,现已无法满足
学位
太赫兹(Terahertz,THz,1 THz=4.1 me V)波具有光子能量低、空间分辨率高和光谱信息丰富等优异特性,在无线高速通信、生物样品检测以及亚毫米波天文观测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太赫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实现有效操控。混合模式结构具有介质纤维损耗小和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限制作用强的综合优势,很适合研制高性能的太赫兹波导器件。以三维狄拉克半金属(3D Dirac semi
学位
MXenes材料,即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可调谐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导电率高、离子传输路径短、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等,这些优异的性能引发了极大的关注。研究发现,MXenes材料可以通过吸附不同的化学基团,实现表面功能化,改变其电子结构特性。目前发现一些经过表面功能化的MXenes存在拓扑绝缘体材料。拓扑绝缘体的体材料是绝缘态,但边缘具有导电性。这一特殊的边缘态在时间反演对
学位
由于太赫兹波段包含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后近一半的宇宙光子能量,并且相关的探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该波段的研究和探测已成为近些年天文学领域的前沿方向。目前,基于低温超导器件的相干探测技术是最灵敏的探测手段,其核心器件为超导SIS混频器,其中超导层和绝缘层是决定混频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实现超导层和绝缘层的高质量生长至关重要。本论文选择超导转变温度高、稳定性良好的Nb作为超导SIS隧道结的超导
学位
单晶碳化硅(SiC)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压、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等优良半导体特性。此外,SiC是Ⅳ-Ⅳ族二元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很强的离子共价键,结合能稳定,具有优越的力学、化学性能,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碳化硅材料加工变得极为困难。激光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加工技术逐渐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它具有加工精度高、热效应小、可实现三维微加工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围绕飞秒激光辐照SiC展开,重
学位
太赫兹波(0.1-10 THz)凭借其安全性好、瞬间带宽大、穿透性强等特点在无损探测、空间通讯、大气研究等领域大放异彩。作为太赫兹技术的“眼睛”——太赫兹探测器承担着实现光电转化的重要作用,其中的光敏材料则起到了“视网膜”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探测器光电转换性能。现阶段的研究成果预示着以InGaAs、HgCdTe为代表的传统的光敏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太赫兹探测器在室温下高灵敏度、快速响应、阵列集成等方面的
学位
高频超声换能器以其优异的成像质量在血管成像、眼科成像和小动物成像等医学领域和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换能元件作为超声换能器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换能器的性能,在这一方面,1-3复合材料表现出了巨大优势。而随着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无铅压电材料来替代铅基压电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以(1-x)Na0.5Bi0.5Ti O3-x Ba Ti O3(NBBT)晶体为研究对象,从晶体的微
学位
高次谐波是强光驱动原子、分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频相干辐射。它是阿秒量级超短脉冲的重要来源,也是获得短波长光源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采用全量子化的非微扰形式散射理论,研究了强激光场驱动原子生成的高次谐波的统计性质,开阔了高次谐波研究的视野,对拓展高次谐波在传感、高分辨率成像和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推导了电子在相干态激光场中运动的Volkov态。利用类薛
学位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高压等优异性能被视为未来发展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器件所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金属-半导体接触质量直接影响器件的应用,其中接触中的肖特基势垒不均匀(SBI)依然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前的研究从微观角度讨论了SiC SBI问题,并指出退火形成的六角凹坑带来了低势垒区。本论文通过密度泛函方法(DFT)计算、动力学蒙特卡洛(k MC)模拟等方法,进一步从原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