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中的芥川龙之介的不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5s2h114n9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大正时期杰出的小说家,在短短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创作了百余篇的短篇小说。在创作前期,芥川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典素材主要以翻案小说为主,创作了《罗生门》《鼻》等反映人性的佳作。创作中期,芥川受日本当时共产主义文学的影响,创作出了《橘子》《秋》《一块地》等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进入晚年,芥川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密切关注自身问题。这个时期的作品,以自我告白方式为主,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并饱含不安与阴郁的情绪。在众多的晚期作品中,《河童》的篇幅最长,信息量也很大,带有鲜明的特点。芥川借助精神病患者第二十三号,在《河童》中构建了河童国和现实世界两个舞台,详细介绍了河童的生产和遗传、家族制度、恋爱、法律、失业、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虚构的河童国,展示了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河童》作为芥川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在带有自传色彩的晚年作品中,《河童》凭借巧妙的表现手法和大胆的讽刺成为特别的存在。《河童》中提及的各种问题多被认为与芥川龙之介息息相关,其曾被吉田精一誉为芥川龙之介的人生总决算。因此在以往《河童》的研究中,大多以结合芥川自身的经验与问题对《河童》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为主。小论也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芥川恍惚的不安为出发点,将《河童》的文本分析与芥川切身的问题相结合,探究《河童》中的以恍惚的不安为主导的芥川晚年的不安的心境的具体内容。本文由前言,芥川的晚年作品风格,关于遗作的《河童》,《河童》中表现的芥川的不安,结论五个部分组成。前言包括国内外先行研究的分析,研究方法及问题提起。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芥川晚年作品风格转变的原因以及转变后的晚年作品风格的特点。第三部分,先介绍芥川的自杀,再将目光由晚年作品聚焦到遗作的《河童》,分析《河童》的创作背景及寓意。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河童》的具体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芥川的自身状况来探究《河童》表现出的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第五部分的结论即是对全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由Q/A(《问答》)的小说改编、以偏纪实性风格形式拍摄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反映印度现实社会的影片,它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一电视栏目为"由头"做情节展示,独具
文章以构词能力最强的50个素形所承载的581个语素为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这些语素的语法类别及构词能力,同时对语素的语法类别和构词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
凡是审计就会有风险,对环境审计这门新兴学科尤其如此。审计人员如何识别、评估这种风险,最后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有效控制,是环境审计的关键问题。环境审计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人犯了罪,沦为服刑人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失败。虽然服刑人员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上其他成员一样,但是,由于存在外部环境、教育层次、生活水
随着网络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享受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的同
随着军事训练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实现客观评估、公正裁决是实兵对抗演习评估系统亟须解决的难题,而这需要以高质量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评估系统数据分析发现,完全重复数据、
针对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合同欺诈行为 ,本文从立法角度分析了对合同欺诈的认定 ,以及从合同订立到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对合同欺诈行为的防范制度。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前端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及维护两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于使用;而对于后者,则要求数
目的:探讨I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辅助治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2011年经腹腔镜证实为I期内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