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两种主要优势物种,对于维护荒漠河岸林的生态平衡,隔断沙漠、保护绿洲农牧业生产有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地表水文过程,胡杨和柽柳的生态水文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胡杨和柽柳的水分来源和用水方式,探讨它们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为揭示干旱区荒漠河岸植物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控制试验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和柽柳的幼苗茎干水和各潜在水源(土壤水、地下水)的δD和δ18O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植物株高、根系等生长指标测定,利用IsoSource模型和平均深度模型,研究了胡杨和柽柳幼苗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和根系吸水的平均土壤深度;通过野外试验测定,分析了塔里木河上游距河岸不同距离胡杨和柽柳茎干水和各潜在水源的δD和δ18O同位素组成特征,量化了胡杨和柽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取得的结论如下:  (1)单一生境下胡杨和柽柳的幼苗茎干水δ18O值差异不显著,二者具有相似的水分利用特征。在0.3 m和0.8 m地下水埋深下,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是其主要水源,利用比例超过80%;在1.3 m和1.8 m地下水埋深下,浅层土壤水为其主要水源,直接利用地下水的比例很小;在1.8 m埋深时,胡杨幼苗不能直接利用地下水,对0-80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高达79.9%,柽柳幼苗利用地下水的比例仅为12.9%,对0-80 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达到62%。  (2)混合生境下,胡杨和柽柳的幼苗对水分的竞争作用使柽柳幼苗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胡杨幼苗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柽柳幼苗茎干水δ18O值显著小于胡杨幼苗。地下水埋深为1.3 m时,胡杨幼苗主要利用浅层0-4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为46.6%,柽柳幼苗主要利用60-130 cm土壤水和地下水,比例分别达到47.3%和24.5%。柽柳幼苗利用水分的平均深度显著深于胡杨幼苗,表明柽柳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胡杨幼苗。  (3)胡杨幼苗各级根系的生物量均小于柽柳幼苗。胡杨幼苗根系总量在0.8 m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达到最大,为36.07 g;而柽柳幼苗在该地下水埋深下根系生物量最小,仅为27.29 g,在0.3 m和1.3 m地下水埋深时达到最大,分别为65.87 g和75.05g。胡杨和柽柳的幼苗的细根垂直分布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加深,且地下水埋深越深,细根生物量在深层土壤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混合种植情况下胡杨和柽柳的幼苗细根生物量在深层土壤所占比例均大于单一种植情况。胡杨幼苗的耐盐和耐旱能力均弱于柽柳幼苗。  (4)柽柳茎干水的δ18O值小于胡杨,二者均随河岸距离增加而减小。在河岸,胡杨可利用14.2%的河水,柽柳对河水的利用比例最大达到35.3%,二者对0-100 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较高。远离河岸,胡杨主要利用大于120 cm深的土壤水以及地下水,地下水的利用比例可达40%~50%;柽柳以地下水作为其主要水源,最大利用比例可达94.5%。胡杨生长需要适宜的地下水埋深(3.5-4.2 m),柽柳在浅地下水埋深和大于4.5 m的深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对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能力优于胡杨。
其他文献
由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三个过程组成一个完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着由股票市场发
变化环境下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是当前水文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造成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两个主导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干扰强度的增加,水系结
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新型传感器的不断涌现,使得利用遥感数据对地进行观测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的时代.从不同平台上获取的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时间分辨率以及不同光谱分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西班牙黄金时代以至现当代,西班牙艺术界一直是群星闪耀、大师辈出。17世纪被誉为西班牙的美术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如苏巴朗、委拉斯贵支等大师,奠定
为了对某露天矿进行相应的台阶边坡角设计和边坡稳定性分析。首先,利用简化Bishop法进行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表明:台阶开挖角为65°的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484,边坡稳定性和经
在历史文化遗产日益得到国人重视的同时,大量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在快速城市化中正不断遭到破坏.在此背景下,该研究从景观的基本定义出发,指出历史文化景观要素对一个城市的外
论文总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地籍变更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做了概述,以及详细阐述了时态GIS的相关理论,包括时空拓扑分析和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二是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通过进行全面的、完整的选矿工艺流程考查及对其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找出制约系统生产的薄弱环节,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进一步优化选矿工艺流程,达到理顺生产的目的,保证生产过
构建和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理解和实现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限于生物物理量计算的评价方法品类繁多,为方便方法的使用者在具体的应用中能有所区分,本研究开展可持续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与地表-大气之间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密切相关,是地表过程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当前,基于遥感技术已经生产了多套全球或区域范围的低空间分辨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