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复合纳米材料在离子检测及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染物的检测和降解是研究和缓解水污染问题的两大重要步骤。铁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等领域。铁离子(Fe3+)作为工业过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Fe3+时常会混合在抗生素废水中,如不能提前检出,会影响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效果。传统的检测技术虽然检测灵敏,但是存在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士以及设备仪器造价高等问题,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也无法将抗生素废水降解。因此,开发方便、快速的污染物检测技术和高效、经济的降解技术是水处理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目标。近年来,光响应污染物检测与降解技术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备受关注。荧光检测技术和光催化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手段。荧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等优点,可用于金属离子检测领域;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被人们用于难降解废水处理领域。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属于零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尺寸通常小于10 nm,具有荧光特性,由于其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质,在离子检测、光催化等领域均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计划设计基于碳量子点的复合纳米材料,用于水处理中金属离子检测和抗生素类药物的降解。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微波合成法成功合成了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材料,其荧光特性可作为水体中金属离子的探针。通过实验发现铁离子可以淬灭碳量子点的绿色荧光,在铁离子浓度范围为0-10-5μM时,铁离子浓度与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1μM,展现了碳量子点作为检测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潜力,与传统荧光探针相比大大降低了其检测限。用PL光谱和紫外吸收对其进行光学表征,用SEM、TEM对其形貌、晶格间距进行表征;拉曼、XRD、XPS、红外测试结果证明了碳量子点的成功合成,并且表面具有羟基、氨基、羧基等官能团;最后通过荧光寿命和紫外表征说明了碳量子点检测铁离子的机理。(2)以第一部分的实验为基础,采用浸渍-煅烧法,将合成的碳量子点与商业用二氧化钛(P25)进行复合,制备出N-CQD/P25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通过SEM,TEM对其复合前后的形貌变化,晶格间距以及复合前后是否具有多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RD,XPS对其晶体结构和复合方式进行了表征,紫外吸收光谱和光电流响应说明了复合后的光催化剂比纯P25具有更强的光吸收,更广阔的光响应范围以及产生更强的光电流。最后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性能,复合光催化剂展现了比纯P25更加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四环素的能力,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四环素的机理。(3)采用浸渍-煅烧法,将荧光碳量子点与合成的层片状g-C3N4进行复合,制备出N-CQD/g-C3N4复合纳米材料,通过控制煅烧时间的不同,合成了三种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碳量子点复合纳米材料,通过SEM、TEM对其复合前后的形貌变化、晶格间距以及复合前后是否具有多晶结构进行表征;用XRD、XPS、红外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和复合方式。紫外吸收光谱和光电流响应测试结果说明了复合后的光催化剂比纯g-C3N4具有更强的光吸收、更广阔的光响应范围以及产生更强的光电流。最后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性能,200℃煅烧温度下复合样品对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效果最好,最后对其降解机理进行解释说明。
其他文献
开展校园足球,制定校园足球发展策略,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校园足球参与度,对于为我国足球运动的社会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湖南省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教学体系缺乏、参与主体单一、开展手段缺乏时代变通性等主要问题,分别从湖南省校园足球特色体系构建、教学手段探索和教学发展机制三方面进行了着重探讨,以促
新世纪以来,我国设计了多轮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在不同的能力提升思维范式指引下,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也不同。以全校教师作为共同责任主体的思维范式,倡导以“整校推进”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是要立足学校实际,引导全体教师基于学校的工作场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学校现状的能力提升路径。“整校推进”具有目标的同指向性、教师的全介入性、学校的自场景性与事务的内关联性等关键特征,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制造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伴随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制造企业也在持续调整其经营机制,薪酬分配原则亦随之出现变动。2005年伊始P公司建成,同时涵盖了生产制造、研发、营销等业务内容,历经多年磨砺,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该生产商在相关领域遥遥领先。伴随企业规模的拓展和战略的持续优化,以往薪酬体系的不足日益突显,故P公司当前需尽快优化其薪酬体系
基于“PDCA循环模式”理论,针对县域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杭州市桐庐县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并通过搭建实施框架、规划实施思路、加强过程管理、创新检查落实制度和进行总结应用推广,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教育信息化2.0的桐庐模式。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开始逐渐对自身的健康加大关注,在此背景下很多校园开始逐渐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形成体育意识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最佳的教育目标有效实现。本文以崇信县当地为例,针对校园足球社团活动在农村小学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并明确影响此类活动展开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更好的在农村小学展开校园足球社团活动,以此将学生体育学习水平进行提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与社会青训机构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分析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与社会青训机构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从外部环境动力、内部动力以及直接动力三个方面阐释两者深度融合的动机机制。在推进路径上要重新定位发展理念,组织外部因素方面:一是要深化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二是要加强合作保障,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内部因素方面:一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切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不断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新引擎。因而,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技术应用的现实情况和问题,梳理和探析了教师技术应用的思路与途径,突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瓶颈,为“互联网+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视
该文将体教融合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园足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后备人才缺失为切入点分析校园足球发展问题。研究得出,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困难的原因有:(1)足球运动师资力量薄弱;(2)可使用场地不足;(3)政策落实不到位;(4)足球运动缺少伯乐;(5)学校领导不重视足球运动。并提出弥补足球后备人才缺失的建议:(1)建立“大手牵小手”发展模式;(2)严格把控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力量
<正>校园足球课程是一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目的的课程,提升校园足球课程教学质量,不仅可以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但在现阶段的城区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校园足球却并未有效发挥其作用。其原因大致如下:城区小学足球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城区小学对足球课程的宣传不到位,足球教学未引起全校师生的充分重视。
期刊
<正>营销是企业达成销售目标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中,为了让企业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企业的营销模式也逐步朝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精准营销模式,着重对大数据时代下精准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大数据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