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下的调解机制及其实践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愿调解和强制调解程序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东帝汶和澳大利亚强制调解案的成功,表明《公约》调解程序具备解决复杂海洋争端的能力,为缔约国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该案的成功为契机,国际社会对《公约》调解程序的关注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结合实践对《公约》调解程序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不仅对推动该程序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缔约国通过《公约》调解程序解决争端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现代国际调解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并在国际调解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公约》争端解决体系纳入调解程序的意义。国际调解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60年代发展为自愿调解和强制调解两种类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调解的发展和复兴。《公约》纳入自愿调解和强制调解程序,是国际调解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公约》将自愿调解规定为争端解决程序之一,获得与会代表的普遍同意,强制调解程序的纳入则是各方妥协的结果。第二章对调解程序在《公约》争端解决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研究。自愿调解与强制调解程序既是对缔约国选择争端解决程序自由的保障,也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公约》争端解决体系中,自愿调解程序具有优先适用性,强制调解程序具有最后或剩余手段特征。第三方所发挥的角色和程序的制度化,是调解程序区别于其他政治性方法的主要特征。自愿调解和强制调解在管辖权、法律适用、结果的遵守与执行以及程序等方面,与《公约》规定的仲裁和诉讼程序存在区别。第三章对《公约》自愿调解程序以及扬马延调解案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国运用该程序解决争端提出建议。自愿调解程序适用于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公约》自愿调解程序具有制度化与灵活性双重特征。《公约》附件五第1节为自愿调解提供了程序框架,并明确调解委员会的建议和报告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扬马延案的实践表明,调解委员会的核心职责是促进争端和睦解决,自愿调解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调解委员会的建议能够产生影响。《公约》自愿调解程序具有程序和结果可控、调解委员会提供第三方建议、有助于从根源上解决争端或缓和冲突等优势。中国可以尝试利用该程序解决争端,但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为慎重指派调解员、充分利用程序和结果可控的特性、当事各方的善意与合作是调解成功的关键。第四章对《公约》强制调解程序及其在东帝汶与澳大利亚强制调解案中的适用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国主动利用或被动接受该程序提出建议。《公约》从适用范围、调解委员会的管辖权以及发起程序的条件等方面,对强制调解程序做出诸多限制。附件五第2节规定了类似于单方面提起诉讼的程序框架。《公约》强制调解的独特性体现在程序方面具有强制性。在东帝汶与澳大利亚强制调解案中,调解委员会的《管辖权决定》既有合理之处,也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部分。由于并无先例可资借鉴,该案适用附件五程序的同时,还特意突出与仲裁、诉讼程序的区别。程序的灵活性在该案中得到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的建议对争端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有权发起强制调解程序,解决适用该程序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渔业争端。若中国被动接受他国发起的强制调解程序,既可以借机尝试解决争端,也可以通过管辖权和程序问题维护自身权益,并争取谈判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文献
地名作为群体、政府与地方对某种事物或权力的有效表达途径与象征,成为政府与地方民族争取政治权力、民族文化的有效表达符号。概括化、抽象化民族语地名不仅蕴含民族语言结构、民族语言关系,而且凝聚了多民族历史发展、多元一体文化等多维信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面对族群边界消弭、文化消融与地名消亡,地名学、地理学、语言学视角下民族语地名的研究侧重地
学位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每个人均具有成为父母的可能。然而,人类在婚姻、妊娠、生育及教养子女方面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父母之间,既使身处同一时空下的父母们,似乎也很难完全理解或赞成彼此的育儿方式。文化心理学普遍认为,人类的所有感受、态度、思想、期望、行为等,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文化性而非生物性或社会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便为疑惑的解答提供了一种
学位
历次时代变革、国际关系更替背后都显示出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无不是因为在科技变革浪潮中率先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进而培育出了全球领先的“0到1”产业,从而在国际贸易及国际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成为下一阶段全球科技的霸主和领导者。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交汇期,量子技术、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颠覆性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和积累,
学位
动态电感探测器(Kinetic inductance detectors,KID)是由加州理工学院于2003年首次实验验证,至今在天文观测领域表现出极大潜力的一种超导探测器。相比于其他类型超导探测器,其具有以下独特优势:采用频分复用读出技术大幅简化读出电路,且有效降低成本,非常适合发展为多像元阵列;结构简单,适合平面制备工艺;拥有超高的探测灵敏度和超快的响应时间;可实现宽带频率探测等,非常适合天文
学位
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为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广阔前景,促进疾病预测、智能诊断、病因定位等方向的技术发展,同时推进临床科研、公共卫生、惠民服务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和变革。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包含着事物内部的关联,将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于健康医疗数据的研究,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数据中挖掘出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掌握影响疾病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
学位
地下水污染常常具有存在的隐蔽性和发现的滞后性特点,导致人们对于地下含水层中污染源的状况(包括污染源的位置、分布形态和释放历史),都缺乏了解和掌握,这给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的合理设计、污染责任的准确认定和污染风险评估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地下水污染源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需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是指根据地下水污染的现场实际监测数据(水位和污染质浓度监测数据),以及现场调查和专业经验等辅助信息,对描
学位
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价值创造的角度为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理论,以及相应的路径优化方案。研究对象是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评估与提升路径,为达成研究目的,明确四方面的主要研究任务:界定核心概念;构建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评估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和实践考察;提出中国公共部门智慧资本提升的路径
学位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重要范例,“枫桥经验”始终是全国政法战线的“金名片”、始终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试验田”,对于推动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内容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
学位
在当前媒介生态巨变的背景下,社会文化的媒介化、市场化和文艺的产业化趋势不可逆转。网络媒介、数字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文艺生态,虽然网络构建的是虚拟空间,但凭借其跨越时空的综合性、交互性特征改变着媒介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改变着整个社会文化形态及其传播逻辑。随着媒介变革辐射到话剧领域,在中国传播了一百多年的话剧艺术,也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播革命。或者可以说,数字媒介正在将话剧推向一个全新的
学位
家庭是婚姻、生育及死亡等人口事件的载体,家庭结构的变化既受人口事件的影响,同时也对人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一定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家庭户规模来看,自1982年开始,历次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仅为2.62人,与2010年相比,减少0.48人。从结构层面来看,1990年以来,我国核心家庭比例缩减,直系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