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与产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HPC概念的提出,混凝土技术已得到全面发展。相比十年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已有了较大变化,矿物掺合料已成了配制HPC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虽然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掺加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由水泥、粉煤灰、矿渣和硅灰组成的多组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的甚少。本文通过采用C80微量热仪、DTA-TG、SEM、XRD和小角度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掺加矿渣、粉煤灰和硅灰三种工业废渣的多组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特征、产物特性及水泥石微观结构和发展过程。 通过测定多组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放热,研究了该体系的水化特征。结果表明,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由于矿物掺合料与水泥熟料在活性和水化机理上的差异,水化历程有较大的改变:多组分体系诱导期、加速期和衰减期延长,水化反应速率明显降低;低温时,水化放热速率曲线上的第二放热峰细化成分别对应于熟料和矿物掺合料水化的两个小峰;高温时,反应速率加快,双峰合并;进一步研究发现,掺合料的种类与掺量对水化历程也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组分水泥基材料不同水化阶段的水化动力学方程。通过对表征水化特征和相应阶段的动力学参数的分析,探明了多组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对多组分体系各水化龄期的水化样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各富水相水化产物的含量及其各种水的含量。通过研究富水相水化产物热稳定性的研究指出:矿物掺合料的掺入,改变了水化产物,特别是含水层状产物各离子之间的结合状态,导致其结构稳定性发尘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富水相水化产物的结构特征以及随掺合料种类、掺量和水化龄期的转变规律;研究了多组分体系微观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形貌观察发现,掺入掺合料后,由于掺合料的物理化学作用,纤维状和针状凝胶产物逐渐转变成絮凝状:结晶相规正的几何外形被反应腐蚀掉,而且在结晶相中由凝胶随体系碱度变化有结晶化趋向,转变结晶生成的类似托勃莫来石等物质结晶相产物,而主要结晶相的量明显减少。由于矿物掺合料的晶核作用、填充密实和二次水化作用,明显改善了界面过渡区和基体中CH的择优取向,并且不论是在界面区还是基体中,结晶相的晶粒尺寸都发生了明显的细化。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表观反应活化能计算方法——等转化率法。比较结果表明:等转化率法对于多组分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的计算比较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适用于多组分水泥基材料各水化阶段。结合SEM、水化历程、水化机理和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早期的水化产物通过溶解-沉淀过程生成,后期是通过类似于固相烧结的化学反应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城市设计过程中类型学的应用特点出发 ,通过对杭州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护区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 ,尝试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 ,探索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设
贫富差距不断逼近社会容忍"红线",针对流量财富的收入分配改革持续推进,然而针对社会存量财富的财产税制改革却陷入困境,难以找到突破口。房产税改革的利益博弈旷日持久,开征
用例题方式展示了初中化学思维训练的问题设计策略,提出问题设计策略的三个方面。
<正>近期,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少年学生对同学施暴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超出人们的想象,不断冲击人们的心理底线和社会的道德底线。4月22日,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华晋学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学者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研究范式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开始兴起和发展,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
<正>"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牛羊",这是十师一八五团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
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招投标概念的定义,分析了我国建筑市场工程投标的基本过程,以及招投标的历史发展,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竞标能力的内涵,并分析了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竞
指出了作为铁路施工企业,要想在此次铁路市场深度调控的危机中率先抓住变革的机遇,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翘楚,加强成本管理及控制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环。
党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党史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急需进行创新以构建高校党史教育新模式。主要对创新大学生党史教育新
阅读,被认为是语言输入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阅读材料(文本)、读者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是阅读过程的三大因素。对阅读过程本质的认识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