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必然——戴震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将戴震思想作出系统性的梳理,在“自然与必然”这一主题下探讨其治学门径、天道观和人性论。
  既往对戴震的研究主要循两条线索进行:按照理学的线索,戴震被理解为从理学脱胎而来的反理学者;依照启蒙的线索,戴震被视为科学先驱与情欲主义者。然而,在这两条线索下,其思想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都无法得到彰显。戴震的思想方法与主题需要在其文本中得到重新梳理。
  明末清初的思想界致力于在经典研究中重塑时代价值,戴震“通经以明道”的治学路径正是对此趋向的回应,其实质是贯通考据与义理,在经典所承载的经验事实中探求普遍的价值。这一路径与他在情欲等人性的自然事实中探求普遍德性的努力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
  戴震早年的五部短篇作品呈现出其思想发展的趋势,其中关于理气关系、理欲关系、善恶来源的思考逐步收敛于“自然”与“必然”这一主题。这些观点构成其思想体系的雏形,并在《孟子字义疏证》等著作中得到发展。
  对天道的论述是戴震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他运用具有动态意义的“气化”概念改造了理学中理气二分的传统。他认为气化便是“生生而条理”的过程,这一生成变化的自然过程在自身中蕴含着内在条理,而气与理的这种内在一致性被他归纳为“自然而归于必然”。
  戴震认为人性是“血气心知之性”,即由欲、情、知构成。欲与情不仅是人性的自然事实,其存在的普遍性还提出规范性要求,即要求视人如己地尊重和顺遂他人的欲与情,这种规范性构成德性的基础。“心知”不仅具有把握和反思情欲的能力,而且具有扩充德性的倾向。在戴震看来,人性中的才质与理义本然地内在一致,即“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因此,他对程朱理学理欲二分的批评并非源于对理学的误解,而是具有全新的理论价值。
  本文的论证旨在表明:(一)戴震关于“自然”与“必然”一致性的思考可以统合其“通经以明道”的学问方法以及他对于理气关系、理欲关系的思考,因此,“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这一命题应该被视为其思想主题;(二)戴震强调“欲”和“情”,但他是将情欲作为普遍的人性内容来论述,他认为情欲的普遍性包含着尊重他人情欲的规范性要求,而“知”包含着体认这种规范性要求的能力和倾向,因此,由欲、情、知构成的“血气心知之性”便是善的来源,足以构成道德主体(moral agency)。因此,戴震的人性论既强调了自然人性,因此独立于理学传统;同时又突出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因此不能简单被斥为“情欲主义”,而是仍属于儒学传统。戴震在批评程朱理学的基础上重构儒学的努力为思考理气关系、理欲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发现和伟大创造2。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他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唯物主义套用进历史领域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透彻理解之上,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的大胆借鉴以及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实证性研究,从而深刻的认识到了历史进程中的真正的动力、自由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真实状态。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就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观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不断改造世界、不断改造自我的全部过程,因而实践是社会进步和变迁的动力与源泉。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科学理性或者工具理性、功能理性亦得到不断的发展,实践的内容以及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
学位
科学技术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相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到20世纪40年代,这种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科技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影响力大大增强,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同时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突出。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以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受新兴科学理论的引导和高
对马克思早期“社会观”经济哲学视角的研究是基于对马克思早期关于社会思想的系统分析,以呈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概念层面上,马克思的“社会观”既不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政治社会”,也不同于社会学视域中的“群体组织”。它首先是从社会本体论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得以开启之历史根据与历史前提的经济哲学追问;其次,它把历史本体论的维度进行了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角的历史铺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
学位
本文着重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主要思想,并以马尔库塞提出的非压抑性生存方式和爱欲解放的思想观点为切入口,结合我国当前“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着力探讨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如何激活人内心深处的驱动力和潜能,如何解放人内在感性创造力,如何使人在“不自觉”和“心甘情愿”的状态下去从事工作,使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真心地发自肺腑地喜欢自己的工作,使社会上每个单位部门都欣欣向荣焕发生机,使我
学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及其主要内容。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教育大学生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大众化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总结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涉及艾思奇普及、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和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的意义,并阐述了本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学位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中华民国代替了封建帝国,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分崩离析,中国知识分子置身于价值多元的混乱年代,精神上的漂泊不定使他们普遍寻求皈依,陈独秀正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深受18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在社会的变迁中,尤其在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后,他重新审视了科学的内涵。他深感,自然科学虽然权威,但终不能解决困扰他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
学位
论文《新道学的生死观》,是在作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新道学理论的框架背景中的人类文化具体问题的专门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从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生死问题入手,通过对古今中外生死理论核心部分的再梳理,力图为人们提供从内在的生命体验之视角所确立的一种科学睿智的生死观,这一生死观对如何真正确立认识生死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生命以及生死的过程、准确把握死亡的巨大人生价值、理解超越生死的历史演进等具有参考价值和
学位
新思维或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新知遭到已有理论的束缚而产生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新理论在经过原有逻辑体系的制约与事物实际情况的冲突矛盾之后才能突破发展。新的理论无法适用原有逻辑思维框架时,我们就要重新构建它。对此,恩格斯是这样认为的:“一个新的事实被察觉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点为基础。”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