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肺内肺动脉段结构组织特点及其与黄牛肺动脉比较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牦牛作为生活在青藏高原特有的土著物种,其肺循环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低氧的环境。为对牦牛肺内肺动脉分支及分段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因此本研究应用大体解剖学、X光影像学、光学显微镜及透射显微镜技术对牦牛肺动脉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以成年平原黄牛肺动脉组织结构研究作为对比,为牦牛肺动脉对高原低氧的组织结构适应性提供形态学依据。实验方法1、采集刚出生1日龄牦牛、5月龄牦牛及成年牦牛和成年平原黄牛整体肺脏标本及各直径大小的肺内肺动脉组织样本,分别通过体式显微镜显微解剖和硫酸钡灌注并经X光透射,观察牦牛肺动脉分支分布并测量各分支起始管径大小;制作光镜组织切片并应用H-E染色法、Verhoeffe’s Van gession染色法及Massion三色染色方法观察各年龄段牦牛肺动脉各级分支及成年黄牛肺动脉的组织结构;制作透射用超薄组织切片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年龄段牦牛各级肺动脉管壁超微组织结构变化。2、通过Image-Pro express软件测量和计算各年龄段牦牛和成年黄牛肺动脉中膜MT值,通过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1、新生牦牛左肺动脉分支不如右肺动脉分支发达,左肺动脉1-3级分支共有16-17个肺动脉段,与之对应形成16-17个肺动脉分支,右肺动脉分支1-3级分支共有20-22个肺动脉段,与之对应形成20-22个肺动脉分支。2、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可以将牦牛肺动脉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典型的弹性肺内肺动脉段、过渡性弹性肺内肺动脉段、过渡性肌性肺内肺动脉段、典型的肌性肺内肺动脉段及肌性肺微动脉段。新生牦牛肺内肺动脉血管直径大于2000μm为典型的弹性动脉,属于肺动脉分支的第1和第2级分支。肺动脉直径为1000μm-2000μm为过渡性弹性动脉,属于肺动脉第3和第4级分支。在心叶、隔叶腹侧支以及尖叶部属于第4级分支,在背侧部属于第3级分支。肺动脉起始部直径小于1000μm属于肌性肺内肺动脉。3、在弹性肺动脉段,显微观察可见典型弹性肺动脉中膜层弹性膜丰富,与平滑肌交替分布,之间散在分布大量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沿肺动脉壁由内向外逐渐变的稀疏,在肺门部的肺动脉血管壁可见在血管近外膜面,出现大块的平滑肌,弹性膜分布不均匀,在近腔面,弹性膜呈平行排列,弹性膜两侧分布有少量胶原纤维。过渡性弹性肺动脉有2种主要过渡形式,一种是典型弹性动脉的延续,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不规则,但平滑肌的数量显著增加。在这种类型过渡性弹性动脉的外膜处,可见与肺动脉长轴平行的平滑肌束,这些平滑肌被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包裹,外膜含较多胶原纤维,这种类型的过渡性弹性动脉常在成年牦牛肺动脉中被发现,但在5月龄牦牛和新生牦牛的肺动脉中,这种类型的肺动脉却很少被观察到。在弹性膜之间,可见弹性纤维与平滑肌之间有3种连接形式:一种是通过弹性纤维两侧发出更加细小的弹性纤维分支连接两侧的平滑肌细胞,另一种形式是从弹性纤维顶部发出一些更细小的弹性纤维连接平滑肌,第三种是在过渡性弹性肺动脉血管壁中出现平滑肌缺失现象,在缺失部位,通过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将两侧的平滑肌连接起来。过渡性弹性肺动脉的第二种过渡段组织结构特点是在肺动脉横断面上,可见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细胞和弹性膜,弹性膜排列靠近管腔面比较紧密,但靠近外膜面的弹性膜排列较疏松。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在典型的弹性肺动脉中膜层,平滑肌细胞扁平,表面有许多突起,且长短不一。平滑肌细胞通过突起相互连接,并且与胶原纤维和弹性膜(弹性纤维)连接,平滑肌细胞内有少量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在过渡性弹性动脉中,平滑肌周围的胶原纤维大量分布。细胞中的线粒体相对典型弹性动脉有所增加,细胞中可见有微丝出现,平滑肌细胞中有更多的糖原颗粒出现。4、在肌性肺内肺动脉段,通过显微观察可见,由过渡性弹性肺动脉向过渡性肌性肺动脉转变处有2种形式,一种是过渡性弹性动脉在接近过渡处弹性膜及弹性纤维逐渐增多,在过渡处平滑肌数量显著减少,几乎被弹性膜和弹性纤维代替,然后汇合成数层平行的弹性膜,进入过渡性肌性动脉并逐渐变为2-3层。另一种过渡形式是过渡性弹性肺动脉数层弹性膜逐渐汇集成一束弹性膜,然后形成1-2层弹性膜进入过渡性肌性肺动脉。在过渡性肌性肺动脉管壁中可见血管内膜处形成大小不一的皱襞,血管中膜层仍可见较明显的内、外弹性膜不完整,中膜层弹性膜不完整,形成粗细不均的弹性纤维。典型的肌性肺动脉段的主要特征是中膜层含有数层环形平滑肌,内弹性膜结构完整,但外弹性膜消失,在外膜层包含有较少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肺内肌性微动脉血管中膜层有1-2层平滑肌细胞,在平滑肌之间弹性纤维消失,但内弹性膜仍较完整。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进入过渡性肌性肺动脉,由于血管中膜平滑肌之间的弹性膜逐渐变的不完整和不连续,平滑肌之间胶原纤维和不连续的弹性膜相互交织,可观察到胶原纤维穿过弹性膜缺失部位现象,平滑肌之间借助于许多丝状突起相互连接,平滑肌内出现糖原颗粒。在典型的肌性肺动脉段,血管中膜平滑肌平行排列,细胞表面具有较多突起并相互连接,在平滑肌细胞内出现较多的糖原颗粒。5、成年平原黄牛肺内肺动脉中,相似管径大小的典型肌性肺动脉外膜弹性纤维含量与成年牦牛相比较少,在肺动脉中膜层少见外弹性膜伸入中膜生长的不完整的弹性膜,只可见散在分布的弹性纤维。成年平原黄牛肺动脉管径小于100μm以下时,特别是与肺泡相伴行的肺微动脉,肺动脉管壁出现平滑肌缺失现象,但血管外弹性膜仍非常完整。成年牦牛肺动脉血管中膜MT值在200μm以下时,随肺动脉血管直径的增加,血管中膜的MT值呈递增趋势,当血管直径大于200μm时,随血管管径的增加,其MT值逐渐减小。成年平原黄牛肺动脉直径小于50μm时,其MT值最大,随血管管径的增加,其MT值逐渐减小,当血管管径大于10000μm时,牦牛肺动脉和成年平原黄牛的肺动脉MT值接近相等,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牦牛肺动脉各段中,右肺动脉段相对于左肺肺动脉段发达,特别是在尖叶和心叶肺动脉段之间的差别更明显。新生牦牛分布于尖叶、心叶、副叶及膈叶腹侧段肺动脉从第4级分支开始,其直径变为1mm以下,变为肌性动脉。但在膈叶背侧,各肺段肺动脉从第3级分支开始,其直径变为1mm以下,转变为肌性肺动脉(包括过渡性肌性肺动脉、典型肌性肺动脉)。2、根据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牦牛肺动脉按其组织结构特点可划分为5段,分别为典型的弹性肺动脉、过渡性弹性肺动脉、过渡性肌性肺动脉、典型的肌性肺动脉、肺内微肺动脉。3、在牦牛肺内肺动脉过渡性弹性肺动脉段,中膜层中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之间具有3种连接形式,主要为弹性纤维顶端分支进行连接、弹性纤维两侧分支进行连接,以及弹性纤维两端直接与平滑肌进行连接。在过渡性弹性动脉向过渡性肌性动脉转变的过程中,中膜层弹性膜有2种主要变化形式,一种是过渡性弹性动脉在接近过渡处弹性膜及弹性纤维逐渐增多,在过渡处平滑肌数量显著减少,基本被弹性膜和弹性纤维代替,然后汇合成数层平行的弹性膜,进入过渡性肌性动脉并逐渐变为2-3层。另一种过渡形式是过渡性弹性动脉数层弹性膜逐渐汇集成一束弹性膜,然后形成1-2层弹性膜进入过渡性肌性肺动脉。4、成年平原黄牛管径为100μm以下肺动脉,其血管管壁平滑肌缺失,但血管外弹性膜完整。成年牦牛肺微动脉直径小于50μm时,仍可以观察到完整的平滑肌层和内弹性膜层。成年牦牛和成年黄牛MT值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肺动脉直径在200μm以下动脉,当直径大于200μm时,成年牦牛和成年黄牛的MT值变化规律一致,至肺门部动脉时,其MT值基本相同,说明低氧对肺动脉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肺微动脉,成年牦牛肺微动脉较大的MT值可能是其适应低氧条件的结构基础。
其他文献
在艺术史中,雷诺阿被公认为印象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相较于莫奈和德加,他早期富含装饰性因素和传统题材的工作以及临摹卢浮宫内大师们的画作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雷诺阿
本文根据对沥青加热设备中导热油四项指标及其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所作分析,提出了提高导热油使用寿命应采取的措施及一些突发事件和故障的处理。
<正>为进一步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明确保密责任,排除各个工作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保密安全隐患,近日,丹东市档案局请到市保密局专业人员对我局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保密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距离现在年代久远,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是古代先贤思想的重要表达,因此学习文言文也就有了深远的意
分析了烟气的产生原因,讨论了反烧炉的反烧原理,介绍了反烧热风炉的基本结构。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趋势。如何紧跟时代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但是土地资源的有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作为三大用地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和监督的深入,尤其是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全面开放贷款利率,再加上“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盛行,中国银行业的“黄金时代”
国家军用标准GJB 2489-1995《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由于制定发布年代较早,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要求不具体、不完善,有些要求缺失等情况。本文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