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及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组成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el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具有疏水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生物难降解的特性。PAHs广泛分布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等各种介质中。红树林(Mangrove)作为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地带,是陆源污染物排入海洋的必经之地,兼具了污染物“源”和“汇”的特点。同时,红树林湿地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污染生物修复的一个重要区域。
  本论文以我国海南、防城港、湛江、北海、深圳、福建和香港等地的七个典型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环芳烃含量测定、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组成及降解菌株筛选鉴定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为主要分析测试手段,研究PAHs在七个典型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情况、组成特征、污染现状,并对环境中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七个站位中的12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范围在103.30~622.71ng/g之间。其中,防城港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浓度最高,为622.71ng/g;北海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浓度最低,为103.30ng/g。在所有多环芳烃中,2-3环多环芳烃的含量普遍高于4-5环的多环芳烃的含量。运用风险熵值法评价了七个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苊烯(Acenaphthylene,ANY)、苊(Acenaphthene,ANA)、菲(Phenanthrene,PHE)、蒽(Anthracene,ANT)和苯并(k)荧蒽(Benzo[b]fluoranthene,BbF)在各站位都为中度风险水平。
  (2)以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为唯一的碳源对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胁迫和驯化实验,经过六次转接驯化获得了对BaP具有稳定降解能力的菌群;通过基于16S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菌群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未经驯化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菌落组成情况,分析了样品在驯化过程中菌落组成的变化。发现在细菌门的水平上,未经驯化的样品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嗜酸细菌门(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主要的细菌门,在各站位中都占有30%~45%的比例。而经过驯化后,各站位变形菌门的比例又明显上升,均在90%以上。
  在细菌科的水平上,未经驯化的样品中,脱硫杆菌科(Desulfobacteraceae)、鱼立克次体科(Piscirickettsiaceae)、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Syntrophaceae科在不同站位的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占优势地位。驯化后红杆菌科、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金酸单胞菌科(Aurantimonadaceae)、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和菌丝体科(Hyphomicrobiaceae)为优势菌科。
  在细菌属的水平上,红球菌属(Rhodococcus)、黄杆菌属(Xanthobacter)、嗜酸菌属(Acidiphilium)、Dyella属、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硫单孢菌属(Thiomonas)和戈登氏菌属(Gordonia)成为驯化后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
  (3)对驯化前后的样品中有降解功能的菌株进行了分离筛选和鉴定,并对其中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HN14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N14属于Pontibacillus属,它在25d时间内对浓度20mg/L的菲、芘、苯并(a)芘、雌二醇和睾丸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3.04%、19.65%、40.15%、80.26%、75.82%。同时,该菌株具有耐高盐度和高底物浓度的特性。对菌株HN14的基因组草图分析发现,其基因组中含有与PAHs降解相关的加氧酶、羧化酶、脱氢酶和羟化酶等的基因,结合检测到的产物7(8H)-酮-9,10-二氢苯并(a)芘、1-羟基芘,推测在菌株HN14中BaP可能是通过苯并(a)芘7,8-双加氧酶生成顺式-7,8-二羟基-7,8-二氢苯并(a)芘,之后经过加氧、还原等反应生成7(8H)-酮-9,10二氢苯并(a)芘和1-羟基芘,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进入三羧酸循环从而实现完全降解。
其他文献
有个叫列西克的小男孩儿,本领可大了,他能模仿各种鸟兽的叫声。他学母鸡叫,连公鸡都上了当,以为母鸡下蛋了。他还伸长脖子高声报喜,害得奶奶四处找鸡蛋。他学猫叫,结果引来了全村一百多只各种各样的猫,爷爷和奶奶用棍子和掃帚怎么赶,也赶不完,而列西克呢,躲在一边几乎笑破了肚皮。淘气的列西克还会学狼叫,他看到有人去树林里采蘑菇,就藏在树丛里,“嗷——嗷嗷!呜——呜——嗷”地叫,把采蘑菇的人吓得抛掉篮子就跑。这
期刊
早zǎo晨chen起qǐ来lɑi看kàn到dào橘jú色sè的de柿shì子zi,我wǒ好hǎo饞chán哪nɑ!我wǒ那nà时shí正zhènɡ在zài写xiě自zì然rán笔bǐ记jì,可kě满mǎn脑nǎo子zi都dōu在zài想xiǎnɡ美měi味wèi可kě口kǒu的de柿shì子zi。我wǒ对duì妈mā妈mɑ说shuō:“一yì心xīn不bù可kě二èr用yònɡ,所suǒ以yǐ我w
期刊
从cónɡ小xiǎo,我wǒ就jiù喜xǐ欢huɑn看kàn《西xī游yóu记jì》。我wǒ渴kě望wànɡ自zì己jǐ是shì孙sūn悟wù空kōnɡ,拥yōnɡ有yǒu他tā的de七qī十shí二èr变biàn。  一yì天tiān晚wǎn上shɑnɡ,我wǒ做zuò了le一yí个ɡè梦mènɡ,梦mènɡ见jiàn自zì己jǐ变biàn成chénɡ了le孙sūn悟wù空kōnɡ。我wǒ充ch
期刊
打破铵抑制,获得耐铵泌铵固氮菌株一直是生物固氮研究的热点。通过化学诱变、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第一、二代泌铵固氮菌株存在生长能力低或固氮酶活下降、铵分泌能力偏低等问题而无法在田间广泛应用。因此,构建具高效固氮能力的新一代基因工程菌株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完成固氮施氏假单胞菌 A1501 全基因组测序及开展固氮基因表达调控、氮代谢及铵转运机制的工作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固氮调节相关基因功能模块来提高菌株耐铵泌铵能力,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
  1.根据A501全基因组序列,将双元调控系统转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位爱挑剔、爱发火的老头儿。  老头儿对老婆子干的活不满意,一年到头总是吵吵嚷嚷。  这是收割时节的一天傍晚的事。  老头儿收割牧草回来,就像往常一样,在那里露着白牙乱撒气。  于是,老婆子说:“你别那样唠唠叨叨地发火好不好?要是对我干的活这么不满意,明天我收割牧草,你替我做家务吧。”  老头儿很高兴地答应了老婆子的请求。  到了第二天早上,老婆子扛上大镰刀割草去了。  留在
期刊
【摘要】本文由法国的“经济爱国主义”为切入点,对“经济爱国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新时期的中国应该如何认识“经济爱国主义“并且做出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经济爱国主义”;“经济民族主义”;经济全球化  【中图号】F0【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1-0021-01    “经济爱国主义”由来已久。这种提法近来频频出现于法国报端
期刊
【摘要】本文阐明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服务效果的好坏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图书馆办馆水平的主要标准和尺度。笔者从分析“服务”的内涵入手,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内容、手段、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之后,图书馆服务应朝着怎么样的方向发展,就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建立一个健全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其主要内涵是以图书馆为中心,面向公众、科研、政府三个领域广泛地开展服务,形成一个既服务于社会公众,又服务于科技活动和政府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分别讲述了构建城市CSI系统的方法,呼吁城市应重视自身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和城市品牌的建立。  【关键词】精神理念;城市形象;城市CIS系统  【中图号】F29【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1-0024-01    CIS原意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但它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超过了CIS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人群个体,人们似乎无不谈
期刊
漆属[Toxicodendron(Tourn.)Mill.]隶属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广义盐肤木复合群(Rhuscomplex),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稀为木质藤本;约30种,主要分布北美和东亚的温带地区,有少数种类延伸至新热带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前人对漆属温带地区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由于缺少对热带类群的取样,故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通过增加漆属植物热带类群的取样对其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地理进行全面分析,重建漆属的系统进化关系,并综合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分
棉花黄萎病是土传真菌维管束病害,严重降低了棉花纤维的品质与产量。由于黄萎病菌种类复杂、变异性强,因此田间管理以及化学防治效果有限。培育具有棉花黄萎病抗性的新品种是防治黄萎病危害最有效的措施。然而,由于抗黄萎病种质资源匮乏,导致传统抗病育种进展缓慢。随着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分子手段分离和鉴定新的棉花抗病相关基因,为培育具有黄萎病抗性的棉花新品种提供候选基因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的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