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适应学习技术具有变革教育教学的潜力,能够将过往模式化的被动教学向基于学习者的特征差异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范式转变,实现教育教学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的内生逻辑方向发展,以此促成个性化教育的规模化演进。近年来,虽然国内已有诸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适应学习”或“适应性题库”功能且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化学习产品,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自适应学习产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应用并不理想,仍然存在建设零星、规模尚小、质量不均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与此同时,教师作为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的关键因素,也作为系统技术的施动者和使用者,对自适应学习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教师自身的独特视角来看待教学实践中自适应学习技术的有效渗透,聚焦于解决影响中小学教师有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基本理论问题,并构建一套有效且可操作的指导策略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切实发挥自适应学习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最大化优势。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自适应学习技术在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有效性问题。其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应用的有效因素研究以及自适应学习的应然状态来设计访谈提纲,并对福建省和山西省不同地区的四所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而后,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20份教师访谈资料和12份学生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处理,最终构建了影响中小学教师有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关键因素模型,明晰了各个维度对有效整合的影响方式和作用路径。其次,在参考关键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调研学校在有效整合系统技术上的现状如何,以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阻碍了教师整合系统技术的有效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生成的关键因素模型以及学校和教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客观现状和主要问题,为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有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提供具体且可操作的指导策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当前较少关于自适应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研究,也缺乏针对教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有效性的相关研究。(2)影响中小学教师有效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师内部因素(教师特征、教学压力、教师技术感知)、课程教学模式、外部环境因素(社会影响、制度政策环境、物质条件环境)、技术成熟度、学生配合程度(学生特征、学习压力、学生技术感知)五个维度。(3)研究重点调研的四所中小学校在整合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实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由“应然性”与“实然性”相互矛盾而引发的“过渡阶段”和“怪异现象”,进而使得四所学校在使用初衷、实施规模、应用效果三方面存在异同。与此同时,结合四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发现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概念和系统的认识不足、教师缺乏有效整合系统技术的教学模式、匮乏或落后的学校软硬件环境、产品或系统中的适性技术尚不成熟四个方面的问题。(4)为了解决自适应学习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关键痛点,提高教师整合的有效程度,研究从教师、教学模式、学校、系统技术、学生和家长五个层面提出了指导策略:转换态度观念,适应技术应用,提升技术素养是有效整合的内生基础;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是实现有效整合的根本途径;促进正确意识形成,提升信息化领导能力,解决教师难点是有效整合的保障条件;加强技术迭代,融合教育考量,确保有效整合的良序发展;树立技术理念,重视技术应用,配合教师工作是有效整合的支持条件。总而言之,研究丰富了自适应学习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理论研究,拓宽了自适应学习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够为中小学校和一线教师有效整合系统技术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但研究也仍然存在调查研究范围偏小、信效度尚存些许不足、影响因素不全面等问题,希望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其他文献
发光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拥有丰富的发光位点、范围广泛的发光波长及可调节、可设计的发光性能等优势,因而在固态发光、荧光传感、圆偏振光、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稀土MOFs在开发白光、荧光传感等应用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全球稀土元素的短缺以及稀土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动了对其替代方案的寻找,因此,开发无稀土的发光MOFs材料成为了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与基于三基色原
学位
变色材料是指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颜色发生可逆改变的一类功能材料,因其在日常生活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实际和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紫精及其衍生物由于独特的光电性质,在有机光电器件、光催化及超分子化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将紫精组分引入配位聚合物中,不仅可以将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优点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变色性能,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对影
学位
在当今社会,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必要的技能,并且强调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认同。而现如今,国内外都面临着教育质量下滑和教师流失等问题,教师本身这一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截至目前,山西师范大学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招收和培养体育公费师范生的省属师范院校,对此类特殊职前教师群体进行研究可以归纳出山西省体育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特征,
学位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迫切需要开发高效、可再生、稳定、清洁的能源转化和存储设备。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新兴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环境友好以及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性能(比表面积、电化学活性、导电性及稳定性)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劣(电容量、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
学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新型储能设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目前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渐入人们视野,而其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MOFs具有易得失电子的金属中心、孔道可调节性、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采用Co,Ni为MOFs的金属中心,分别从纳米尺度、杂原子掺杂、孔道中离子交换、原位生长等方面入手制备MOFs以用作电极材
学位
HCHO是许多装饰和建筑材料排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其在检测材料上的可逆吸附和解吸仍然是重要的技术挑战。近年来,MoS2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受到广泛关注,MoS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和优异的吸附性能,是一种特殊的储气材料和气体传感材料,对检测HCHO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运用VASP计算软件,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水平下分别对过渡金属(TM)掺杂MoS2表面(TM-MoS
学位
单层有机配体保护的的金银纳米团簇往往具有丰富的原子级精确结构、较小的尺寸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传感、有机催化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近二十年中,单层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结构和表征均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然而实现金属纳米团簇的高产率、高稳定性的精确合成并厘清其反应机理仍然存在较大挑战,因此研究如何实现金属纳米团簇的可控制备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硫醇、膦保护的金
学位
“科学思维”在2017年正式写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科学论证”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要素,是学生学习物理必备的品质,是学生通过学习物理想要提升的核心素养之一。2017年新课标中明确了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达到的“科学论证”水平等级,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很少明确地将论证教学融入课堂,学生的论证能力也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所以本研究在分析论证的策略、模型和评价框架的基础上,将ADI和PCRR论证模型融入高中
学位
电子转移(ET)型光致变色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可视化检测性能,在传感、保护、显示和开关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实际或潜在应用价值。决定ET型光致变色材料商业化的性能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变色过程中的光响应速率和颜色对比度;褪色过程中的可逆性;变色-褪色循环过程中的抗疲劳性能。目前报道的ET型光致变色材料在光响应速率和颜色对比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然而,相对较差的可逆和循环性能限制了此类变色材料面向
学位
目前,线上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地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结合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提升大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人才。深度学习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分化与整合知识的结构,自主对其进行加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此,高校线上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