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叔亮氨酸微生物转化体系的建立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叔亮氨酸(L-tert-Leucine)是一种非蛋白原的手性氨基酸,可用于不对称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合成多中活性药物。目前L-叔亮氨酸的合成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的两种合成方法。使用生物法进行合成,L-叔亮氨酸可以以三甲基丙酮酸为底物通过亮氨酸脱氢酶(leucine dehydrogenase,LeuDH)和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催化生成。本文就L-叔亮氨酸的合成进行了探索,研究了生物法合成L-叔亮氨酸的反应条件。首先扩增得到来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亮氨酸脱氢酶基因和来自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ioidnii)甲酸脱氢酶基因,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表达。构建得到重组菌株pET-28a-LeuDH和pET-28a-FDH。以三甲基丙酮酸为底物,使用重组菌株混合全细胞和菌体破碎液分别催化合成L-叔亮氨酸。经反应条件优化,1 mL重组菌全细胞转化最高生成产物1.05 mg,而超声破碎后最高转化生成4.5 mg产物。此外,将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串联表达,得到重组菌株pET-28a-LeuDH-FDH和pET-28a-FDH-LeuDH,并成功转化生成L-叔亮氨酸。经反应条件优化,1 mL串联表达重组菌株pET-28a-LeuDH-FDH超声破碎后,最高转化出3.375 mg L-tert-Leucine,而使用全细胞则最高转化出1.635 mg。上述结果同时表明,底物和辅因子的穿膜是反应的重要限速环节,因此破碎液催化效果好于全细胞催化,而使用全细胞催化时,串联表达重组菌株催化效果优于分别表达两种酶的重组菌株混合催化效果。为了获得高的转化效率,同时避免菌体破碎过程,本文还尝试将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构建到毕赤酵母中进行分泌表达。构建表达载体pPIC9K-LeuDH和pPIC9K-FDH并导入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菌株GS115/pPIC9K-LeuDH和GS115/pPIC9K-FDH。蛋白电泳显示两种酶均成功表达出可溶性蛋白,但发酵上清及浓缩液活性低,无法成功转化生成叔亮氨酸。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使用微生物转化法合成叔亮氨酸,产量最高达到4.5 mg/mL。构建了LeuDH和FDH的大肠杆菌表体系和毕赤酵母表达体系。使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将两种酶基因进行了串联表达并用全细胞合成L-叔亮氨酸。这些研究为L-叔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管线钢的制管、管网铺设以及维修都需要焊接技术完成,因此焊接接头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油气储运管线的安全性。随着管线钢强度等级的提升,对其力学性能、韧性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全球范围内大量水源污染也随之加重,过量的氮磷是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对氮磷排放标准的设定也有所提高,因此高氮磷废水的处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本课题在电化学沉淀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强化方法:电解磷酸铵镁(简称MAP)循环法和电化学沉淀/电催化氧化(Electrochemical Precipitation/Electrochemical Oxidatio
采用原位反应方法制备出碳化钛致密陶瓷层增强灰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借助SEM、XRD、EDX等检测技术手段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结合热力学、动力学及扩散理论,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的供不应求使绿色的、可再生的氢能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环境友好、高效率、低耗能是电解水的特有优势,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产氢方式
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MOFs)作为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与无机多孔材料相比,具有多样的拓扑结构,并且可系统预设计其结构组分。将具有荧光特性的无机和有机节点预组装到多孔MOFs
地震波传播时能量会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定量表征这种衰减对地球物理分析十分重要。由于天然地震波十分复杂,且采集相对繁琐,在实验室中往往利用超声波信号进行类似模拟
自De Finetti(1957)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中提出分红问题以后,分红问题在保险精算中就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研究了经典风险模型的分红问题,经典风险模型描述的是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然而一些研究型和任务型公司有随机的收入,其盈余过程由对偶风险模型来描述较为合适.有关分红问题,分红时间有连续和离散两种情况,其中离散时间分红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基于对偶风险模型考虑了随机离散时间的分红问题.本
本文主要研究平均曲率型方程和含参数的平均曲率流方程的内部梯度估计.并且证明奇异极小曲面方程利用内部梯度估计达到了预期的Liouville型结果.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平均曲率方程和极小曲面方程的研究背景及本文问题的提出过程.第二章,主要介绍平均曲率方程和极小曲面方程内部梯度估计的预备知识.首先介绍平均曲率方程的研究背景和简单推导过程,然后给出热传导方程和一般的抛物型方程、椭圆型方程的
反褶积处理是提高地震资料时间分辨率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方法通过压缩地震子波使相互干涉的地层反射得以分离,从而有效识别潜在目的层。现有反褶积算法分为最小二乘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愈来愈多的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进行转移。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通过扩展来应对用户量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之下,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它将数据切分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可扩展性。但是受限于目前的网络速度,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时延成为这类系统的主要瓶颈。当出现分布式事务时,为了确保其正确性和高效性,分布式事务型关系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多版本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