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先锋浪潮中的一位风云人物,余华自80年代中后期步入文坛以来,从一开始便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而且这种关注的热情并未随着90年代初先锋的式微而有所减弱。相反,以《活着》为标志的余华小说的整体变异,又使转型成为一个话题而为评论界所津津乐道。在蛰伏十年后,余华又推出了新作《兄弟》(分为上下两部),这次余华又一次以新的面孔出现。
一个作家的转型意味着冒险,首先对读者来说,原来读者群来需要,新的读者群还不一定会接受;另外对作家自己来说,新的风格的尝试未免也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家在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领域,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都是很难把握控制的,很容易会造成转型的不成功。余华在第一次转型由先锋到民间写作,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普遍的肯定。自1995年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近十年的停滞后,推出了新作《兄弟》,这部长篇小说虽然还能看到以往小说的些许影子,但是变化之大也令人惊异,一时间众说纷纭。纵观近十年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大体上是从作家思想,作品主题,形式研究,形象分析以及比较研究五方面展开。
本文将从叙事方式/对爱情的态度/对活着的态度以及对暴力的延续与背叛等四个方面来总结从《活着》到《兄弟》特点的变化,并且探讨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试图从中把握余华创作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