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来源细菌Algoriphagus sp. Y33的多相分类及真菌Penicillium sp. F13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洋面积约为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8%。印度洋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其极具复杂的环境特点使得这些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其中海洋细菌参与了物质和元素的转化过程,海洋真菌可以代谢产出具有抗菌抗炎等特殊活性的化合物。鉴定海洋中的微生物种类,探究细菌中的功能基因,寻找结构新颖、活性特殊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科学家们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以来源于印度洋的海水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了625株细菌及77株真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了一株与Algoriphagus sp.属相似度为96.09%的细菌Y33,对其进行了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组成成分,分子遗传学四个方面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该细菌的分类地位,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解释了其功能基因在印度洋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利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办法,对77株真菌进行了初步发酵,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TT比色法对粗浸膏进行了抗菌和抗肿瘤的活性评价,结合HPLC指纹图谱及薄层色谱层析,筛选出一株具有抑菌及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真菌Penicillium sp.F13,对其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菌株Y33来源于印度洋200米深处的海水,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为短杆形状,无鞭毛,严格需氧菌。该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是7-43℃,Na Cl浓度范围是0-8.0%(kg/L),p H范围为6.0-9.0。该菌株细胞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iso-C15:0,C16:1ω7c、anteiso-C15:0,主要细胞呼吸醌为MK-7。菌株Y33的细胞极性脂成分包括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胆碱和鞘糖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Y33为Algoriphagus sp.属成员,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菌株Y33可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菌株Y33的基因组由一条6,378,979 bp的染色体组成,平均G+C含量为41.86%。通过对功能基因的注释可知该菌株含有大量与硝酸盐还原相关的基因,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其在印度洋氮循环中的作用。以上多方面的研究数据,证明菌株Y33为Algoriphagus属内的一个新种,将该菌株命名为Algoriphagus sp.Y33。把菌株送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为No.1.17378,其全基因组数据在Gen Bank数据库中的登记号为CP061947。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对真菌Penicillium sp.F13进行规模发酵后萃取出其粗浸膏,运用薄层层析法、正反向硅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反相高压液相法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菌株F13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C1-C4)。然后通过各种波谱学的方法(UV,MS,NMR等)阐述了这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利用纸片扩散法对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C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1、C3、C4对人肝癌细胞SMC-7221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C2和C4对乳腺管癌细胞T-47D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抑制活性。综上所述,本文对来源于印度洋的细菌Algoriphagus sp.Y33进行了多相分类研究及对真菌Penicillium sp.F13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微生物具有极大的研究潜力,是发现新的功能基因及新活性单体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该论文为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雅浦海沟-岛弧系统是三个构造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卡罗琳板块)相互作用的区域,其地质构造背景特殊,地质演化历史相对复杂。前人对雅浦海沟-岛弧系统的俯冲活动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该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这直接限制了我们完整理解雅浦海沟-岛弧系统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新获得的雅浦海沟东侧(即向海坡)正在俯冲的索罗尔海槽和雅浦海沟西侧(即向陆坡)的雅浦岛弧
亚南极模态水(Subantarctic mode water,SAMW)于亚南极锋和亚热带锋之间形成。在南印度洋形成的亚南极模态水称为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Southeast Indian Subantarctic Mode Water,SEISAMW)。当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形成时,晚冬混合层底部的海水潜沉进入海洋内部,将海-气相互作用信号传入次表层,在热量和碳储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影响
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黑潮流区九州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柱样KPR12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孔虫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记录建立了岩芯的年代框架,恢复岩芯底部年龄约40万年;重点研究了有机碳埋藏和海洋古生产力的轨道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陆源输入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探讨了该区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冰期-间冰期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其环境响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KPR12
声速剖面确定声传播路径和声传播损失,探讨声速剖面结构变化以及声道的时空变化对于预报声场、声学参数的反演、水声通信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印度洋声速剖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南印度洋)。介于垂直梯度法在声速剖面结构分析中的局限性以及在印度洋海域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法对声速跃层进行分析,并应用2000年至2018年的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矩阵数据对印度洋海域声速剖面的特征量进行
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频发,登陆期间伴随的强风、暴雨、大浪和风暴潮,会对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是影响我国的严重海洋灾害之一。作为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和反馈涉及从动力学、热力学要素到多种环境变量的复杂过程,一直是大气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开展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过程研究,增进对热带气旋影响海洋的物理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具有
日本海是我国经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开展日本海海域海洋锋及涡旋的研究,具有重要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1993年至2015年的SODA数据,采用绝对梯度方法提取了海洋锋信息,分析了日本海锋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锋轴线位置、锋出现频率和锋面影响深度,研究了日本海温度锋、盐度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锋总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夏季锋明显强于冬季锋;锋轴线没有随
台风是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最为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遭受约7个台风登陆侵袭,台风引起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严重损害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准确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对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数值预报能力的关键是构建更好的反映初始时刻大气海洋状况的初始条件,资料同化方法是利用观测资料实现模式初始场改善的重要途径。台风条件下的常规观测资料稀缺往往为台风资料同化带来困难,然而卫星观测资料为
内波是层化海洋受到内部扰动时产的一种波动现象,最大振幅位于海洋内部,能引起上百米的等密度面起伏。内孤立波是南海深海海洋动力过程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形成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及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内孤立波悬浮海底沉积物和对底质的改造能力,对追溯南海沉积历史、预测南海底质演化格局、分析地质灾害触发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进行内孤立波水槽的搭建,使用淡水和配置盐水进行分层流体的制造
深海微生物在多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生物酶系统,对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新型酶资源的挖掘。本文首次从深海冷泉泥样中分离出可降解硒化卡拉胶的细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硒化卡拉胶酶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酶解产物硒寡糖进行了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以期为应用酶法制备技术大量绿色生产硒寡糖提供技术支撑,为硒寡糖的大范围应用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南海冷泉泥样中筛选到3株能够
本文利用一套布放在南海北部东沙以西陆坡海域的一套潜标观测数据,结合该海域地形数据,对该海域的内孤立波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首次利用相同尺度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内波的波解,设置数值实验分波长、分模态对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的内孤立波的流速和传播特征进行分析。潜标观测期间,观测海域内波的周期多为20-30min,内波平均振幅在20-40米区间内的个数最多,其次是40-60米区间。内波最大振幅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