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钢框架结构支座研发与隔震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震观测记录与足尺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的竖向分量可能引起结构与非结构物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结构与非结构物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目前工程中应用的隔震装置主要适用于结构水平方向。而现有研究中三维隔震装置一般竖向隔震周期较短,不能有效降低竖向地震的影响。虽然少量三维隔震装置具备较长的竖向隔震周期,但装置构造复杂,造价过高。本文以有效降低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整理、分析以及总结国内外三维隔震体系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弹簧的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装置,开展了竖向隔震支座动力性能、地震作用下三维隔震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和结构摇摆特性等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发了一种适用于传统建筑结构隔震的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装置。推导了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不同阶段的刚度与位移计算公式,并通过正弦激励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与滞回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不同阶段参与工作弹簧的种类与数量,可以实现较长的竖向隔震周期(1s)与变刚度特性;拟静力试验各阶段刚度、刚度转折点控制值与隔震位移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小于3%;正弦激励下装置的滞回性能受装置内部摩擦力与连接板惯性力影响。(2)分析了三维隔震钢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和隔震效果。建立了E-Defense四层钢框架数值模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模型无隔震、水平隔震、长周期竖向非变刚度三维隔震、短周期竖向非变刚度三维隔震与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时的动力响应,验证了长周期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结果表明8度罕遇地震下竖向变刚度三维隔震钢框架结构在节点水平向加速度减震效率、竖向加速度减震效率、梁应力减震效率、柱应力减震效率、柱轴力和减震效率分别达到83%、69%、81%、83%、20%。(3)分析了三维隔震框架结构的摇摆特性。推导并建立了三维隔震结构的摇摆计算理论公式,并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简化结构模型,分析了三维隔震装置水平刚度、竖向刚度、结构高宽比等对三维隔震结构摇摆规律的影响。
其他文献
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扁钢管混凝土柱因柱截面宽度小,节约空间,可以做到室内不露柱,被越来越多的的地应用于框架结构中。但扁钢管柱截面宽度小,采用现常用的节点形式存在以下问题:隔板贯通节点影响混凝土浇筑,外环板节点占用空间过大,外肋环板节点最合适,但构造复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扁钢管混凝土柱π型件节点”。采用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节点进行了抗震性能及力学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宜居性、城市的环境品质以及城市的智慧性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城市建设重点逐渐从增量规划时期转变为存量规划时期。近年来,数据分析方法和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发展,适用于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方法与数据越来越丰富,城市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用“人”的行为规律来剖析城市空间特征。本文从居民时空行为视角为出发点,以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活动分析法等为理论支
机场不停航施工的过程特殊性相比传统的施工模式而言存在着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内,机场不停航施工的进度控制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更为复杂,这一点在大型机场的改扩建过程中尤为明显。传统的进度管理技术没有考虑到任务的制约因素以及资源瓶颈等问题,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上述的问题,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做了一些调整,将项目管理中人的行为因素考虑在内,并对上面出现的情况进行改正,使得项目进度管理得到了一种新的进
在全社会呼吁生态可持续理念的今天,我国的绿色建筑飞速发展。在整个建筑项目中,项目寿命全周期的各项指标都需要绿色建筑评价进行衡量,因而可称其为行业标准。设计阶段是建筑项目的基础阶段,作为高能耗的暖通专业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评价的要求尤为重要。而在现实工作中,基于各种原因,传统暖通设计流程与绿色建筑设计有一些相互冲突和考虑不充分的因素,本研究致力于分析绿色暖通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对传统设计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桩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预制桩的施工过程中,会在周围土体中产生较大的位移场和应力场,产生很大的挤土效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预制群桩挤土效应对后续基坑开挖的影响。本文改进了挤土桩沉桩过程的模拟方法,采用同时施加体应变和竖向压桩荷载的方法,既保证了能够实现沉桩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即膨胀法模拟,又能够使得模拟出的土体位移场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此基
长宽比较大的扁钢管混凝土柱不仅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断面宽度较小,可以隐藏于墙体内部,解决了室内柱子凸角等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由于扁柱截面尺寸小,不适合采用管内带隔板的节点,住宅建筑也不适合采用外环板节点。因此,提出将外肋环板节点应用于扁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中。此外,梁与节点的连接一般为栓焊混接,但是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表明,由于下翼缘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为
内力和变形分析是基坑支护结构在设计工作的重点。考虑土压力与变形的关系对于正确分析挡土结构内力与变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附加土压力理论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能够充分反映基坑空间效应。本文结合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三维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对临坡基坑进行了变形和附加土压力力理论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土压力及设计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附加土压力在不同工况下随水平位
近年来,全球发生的大地震灾害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对地震模拟振动台和相关试验的需求持续增加,使振动台相关的试验技术研究成为了热点,特别是冗余多自由度驱动的振动台控制技术、虚拟振动台系统(数字孪生)、台阵控制策略等方面,然而当前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天津大学水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与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电动地震模拟振动台为研究对象,针对多作动器动态耦合、振动台高低频复合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代表,尤其以楼阁式古建筑为最,是东方文明智慧结晶的重要体现,其重要的科学性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拟就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一种建筑形制,即楼阁式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以山东聊城光岳楼和甘肃嘉峪关光化楼为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依据有限元的数值计算结果来分析高台木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楼阁式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与普通木结构古建筑的区别在于其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高层住宅在全国建设逐渐增多的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而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水平荷载对结构的抗侧力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研发可靠的结构抗侧力体系,尤其是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的高效抗侧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抗侧力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支撑体系和剪力墙体系等。钢板剪力墙体系作为剪力墙体系中的一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