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对梅州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作为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其经济水平处于广东省城市经济排名的末位,甚至比某些县城的GDP水平还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得梅州难以留住高等人才,居民的科学素养、文化程度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偏远地区农民的科学素养更是让人堪忧。梅州市政府就此也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大力推出新举措,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因此,研究科普教育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梅州地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调研问卷收集数据和实地访谈调研,研究科普教育活动的实施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性别、年级、父母重视程度以及参与动机等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利用SPSS22.0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假设检验和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人口统计特征上,梅州目前的科普教育重视程度较为不乐观,接近70%的父母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较为不重视;现阶段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活动的态度以主动参与为主,但仍有40%的青少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被动参与。在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的实施情况上,相关部门开设的科普教育课程,以及当地有吸引力的科普教育设施较少,大部分青少年通过电视、互联网、图书的渠道来获得较为高频率的科普教育,而青少年认为对科学素养提升程度较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型项目由于供给的不足使得参与频率较少。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上,75%的受访者认为通过科普教育,自身科学素养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大多数的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仍然停留在第一层次,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较大,而科学思想、科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在假设检验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进行检验,得出科普教育频率不同对科学素养提升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科普教育内容不同对科学素养提升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人口统计特征不同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科普教育形式不同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程度的影响,假设不成立。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程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科普教育内容、父亲职业、家庭年收入、性别、参与动机、参与科普教育频率和父母重视程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新常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和就业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之下,出现了农民工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因此,专业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的职业表现显得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鼓励、支持农民工
学位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把财政资金用在急需的地方,切实发挥财政涉农资金规模效益。本论文聚焦梅县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面临的现实困境,在理论研究、政策解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思索突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梅县区财政涉农
学位
山地丘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生态环境中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屏三带”中南方丘陵区的核心部分—南岭山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1980-2015年的土地利用栅格为原始数据,运用面积变化率、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来探讨该地区长时间序列下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来对比1980和2015年景观前后变化的状态,最后通过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来探讨背后驱动南岭土地
学位
梅州兴宁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县,近几年不断引入高新技术产业,让众多先进的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得兴宁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转型和升级。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国家政策驱动、地方政府大力响应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梅州兴宁的农户对“互联网+农业”平台的需求,提升梅州“互联网+农业”平台的供需匹配程度。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利用SPSS22.0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为了
学位
客家文化是南方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后产生的汉民系文化,因其独特的民俗、风俗而闻名,它和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共同构成广东三大文化。被美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多的地方,具有非常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因此,梅州地区的家庭农场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非常具有代表性。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以来,农业部在这几年间陆续制订了关于家庭农场的一系列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指引下,我国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等诸多困难,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浪潮,许多农村教师越来越频繁地迁移到城镇或城市地区任教。广东省河源市A县区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期间,平均年龄为35周岁以下的农村教师有2973人,每年被录取和调到城市学校任教或选择其他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领域不断拓宽、任务更加繁重。对农经管理队伍建设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经管理的有效性,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三个乡镇的调查为基础,研究农村经营管理的机构设定、队伍配置、工资待遇、工作履职现状、人员培训等情况,对乡镇农经管理队伍建设现存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
学位
我国是典型的以农业起步的国家,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的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阶段正是国家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时期,如何从低效的小农经济转化为高效系统科学的现代化农业建设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和技术的落后是阻碍现代化农业前进的脚步。因此,国家需大力发展培养具有农村建设意识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大学生是首要考虑的目标群体。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有效缓解了
学位
农村垃圾治理的目的是保障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的环境安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置。报告还明确指出,要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3年治理行动,整顿生态美丽村庄建设。随着农村的崛起,对生活垃圾的治理不
学位
农村土地权益对于农村妇女而言不仅仅是具有经济属性的财产权,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保障性权益。就法理而言,目前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障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制度与政策规定,但是在实际中受到村规民约、传统文化、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较为普遍,并在城镇化进程中日益凸显,征地引发的土地权益纠纷矛盾日趋尖锐,已经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土地产权理论、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