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假定SNAP蛋白质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oy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顶复门寄生虫家族中的一员,专性寄生于有核细胞,属于寄生性原虫,不但能够感染生活中常见的哺乳动物,且能感染鸟类甚至一些冷血动物。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不同于细菌和病毒以胞吞的方式被动入侵,弓形虫入侵则是连续又复杂的主动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器及蛋白的调配。顶复门原虫不只一个途径来达到入侵宿主细胞的目的,常见的一个途径是唾液酸途径,另一个途径是氨基葡聚糖途径。唾液酸(Sailic acid)作为宿主细胞外膜分布最广的糖分子受体,在弓形虫对宿主细胞的识别与侵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弓形虫入侵相关蛋白质与唾液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真核生物的囊泡转运需要一众蛋白参与协作,其中SNAP蛋白发挥着关键作用。SNAP-25亚家族常见定位于高尔基体或高尔基体作用的下游位置,该亚族可与Ca2+感受器偶联,或者通过驱动受体转运,也见参与分泌通路,最终完成膜融合和胞吐的使命。而弓形虫作为真核生物,其囊泡转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课题组前期针对弓形虫,对其能与唾液酸分子相结合的蛋白,进行了相关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大量文献的检索查阅和生物信息学的全面分析,最终从59个上调蛋白质中选取了功能未知的、基因号为TGGT1_218760的弓形虫假定SNAP蛋白质即Tgp SNAP(putative SNAP protein)来进行课题研究。本研究先对Tgp SNAP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下载,进行多角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有较好的保守性,并且表型值分析结果预示着该蛋白对于弓形虫可能是必需的。接着对Tgp SNAP蛋白质进行克隆、表达、纯化以及亚细胞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我们用gateway系统成功构建了两个融合标签的表达载体,并成功纯化了两个不同标签的目的蛋白,即GST-Tgp SNAP蛋白质和His-Tgp SNAP蛋白质。将新鲜纯化的His-Tgp SNAP蛋白透析后,配以佐剂免疫健康的实验动物,效价达标后,从而获得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Ig G。进而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对Tgp SNAP在弓形虫中的定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Tgp SNAP定位于弓形虫核上方,推测其可能位于高尔基体;后续又进行唾液酸结合、抑制实验以及细胞黏附实验,我们成功证明了GST-Tgp SNAP重组蛋白质可与唾液酸分子和宿主细胞(DC和Vero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来介导虫体入侵。为了探究弓形虫表面或宿主细胞表面的入侵位点封闭后,虫体入侵力是否收到影响,我们利用重组蛋白质和Ig G抗体来进行抑制虫体入侵的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梯度浓度孵育细胞后导致虫体入侵率梯度下降,且抗Tgp SNAP的Ig G孵育虫体后也可起到抑制虫体入侵的作用。最后我们通过体外生物互作技术,验证了Tgp SNAP和弓形虫SNARE蛋白、MIC1蛋白发生互作。这为弓形虫囊泡转运蛋白参与入侵系统的调控,提供了科学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共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共生菌对宿主昆虫的营养、生殖和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IMD通路是昆虫抵御革兰氏阴性菌侵染的一个重要免疫途径,然而,它对共生菌滴度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褐飞虱和其体内共生菌Candidatus Arsenophonus nilaparvatae(Arsenophonus)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原核表达、蛋白免疫定位及RNAi等技术和方法来探究褐飞虱
学位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是一类已被应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感染PI-Wolbachia后,其生殖方式会由两性生殖转变为孤雌产雌生殖。相对于未感染的品系而言,感染PI-Wolbachia的松毛虫赤眼蜂具有更好的生防潜力。探究PI-Wolbachia调控松毛虫赤眼蜂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可能获得更优良的生防品系,还为接下来研究寄生菌与宿主互作提供支持。本研究首先获得一株PI-W
学位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类分布范围广泛,可防治多种农林业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蜂。对于卵寄生蜂来说,如何辨别寄主在防治过程中尤为重要。寄生蜂在产卵时会通过标记物标记该寄主已被寄生,并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辨别这类标记物的能力,从而避免对同一寄主重复寄生。这种学习产生的“记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研究认为Wolbachia可以削弱赤眼蜂“记忆”使其偏好过寄生行为,Wolbachia的水平传播可能发生在过寄生过程
学位
大蚕蛾科Saturniidae全世界已知共8个亚科,约180属3454种。大蚕蛾科昆虫的分类鉴定主要依靠成虫的形态特征。部分种类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极为相似,若仅依靠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无法实现快速、准确鉴定的目的,大蚕蛾科的分类亟需引入新的形态鉴定特征。幼虫作为大蚕蛾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虫态,其稳定的形态特征可为大蚕蛾科的分类鉴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分类特征。开展大蚕蛾科幼虫的比较形态学研究不仅能够补充相
学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同时被称为秋粘虫(fall armywarm,FAW),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新入侵害虫。近年来,在国外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导致其抗药性增强,因此生物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入侵地区,昆虫病原真菌分离物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防制剂。真菌杀虫剂具有寄主专一性并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等特点。本试验室分离纯化得到1株草地贪夜蛾优势病原真菌,研究其
学位
本文首先采用温室盆栽法,确定了JZ-12对3种除草剂药效增效最佳的体积分数为0.5%;通过测定JZ-12桶混助剂与药液的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和展布性并进行润湿性分析,确定了JZ-12的增效机理的一个方面为改变药液润湿性能;通过扫描电镜检测植株叶表面蜡质层的溶解情况,并通过Spectra Max 190光吸收酶标仪和HPLC-MS/MS测定植株叶表面持留量以及植株吸收残留量,确定了JZ-12对靶标植物
学位
乌头碱是一种C19二萜双酯型生物碱,因其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可将其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进行开发。乌头碱的传统获得方法存在产量低,培养周期长、生长条件苛刻等缺点,因此严重影响了乌头碱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本论文以提高乌头碱的产量为目的,以筛选出的产乌头碱内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种类诱导子对其发酵液进行诱导,获得最优诱导子及最佳诱导条件,又探究了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J)对SNGWT-002
学位
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其严重发生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超过60%。使用化学杀菌剂是有效控制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手段,但长期使用存在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同时,病原真菌正在迅速适应杀菌剂从而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因此,发现新的天然产物杀菌剂,对有效控制真菌病害的发生,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链霉菌SN0246是本实验室保存菌种,化合物CP515是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前期试验研究发现,
学位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是布尼亚病毒科的RNA病毒,是引起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大别山病毒(Dabieshan virus,DBSV)是新型蜱传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于2000年在中国安徽省大别山区的社鼠中首次分离到,因其与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亲缘关系较近,最初被认为是汉滩病毒的一个亚型,于2015年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学位
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arasuis)是一种引起猪格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重要致病菌,给全球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猪感染G.parasuis后表现出一系列炎症反应并且许多G.parasuis流行株毒力尚未明确。micro RNA(miRNA)是一类约为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对生物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