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绿道网络与绿道宽度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绿道网络可以连接破碎化的生境斑块,缓解城市化过程对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压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与方法。绿道生态功能的发挥需要合理的绿道网络结构和适宜的绿道宽度。论文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绿道网络与绿道宽度规划设计理论进行研究,以期对生态绿道网络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论文从景观生态学之岛屿生物地理学、异质种群理论、最小种群理论、生物运动方式和边缘效应理论等方面分析绿道宽度设计原则,总结理想状态下绿道网络模式,以景观图论和最小耗费理论进行绿道网络适宜性的探讨,分析天目山生态绿道网络建设优势与弱势,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论文以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类型分析法、图论分析法和模型构建法进行主题研究分析与论证。选择天目山白颈长尾雉和黑麂作为目标物种进行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根据植被覆盖等条件对此两种生物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毛竹林、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222km~2、3.0222km~2和2.9922km~2,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白颈长尾雉潜在核心栖息地、缓冲区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8425km~2,2.9384km~2和3.4457km~2,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0.8%,31.9%和38.3%。以黑麂为目标物种的生态绿道网络通过绿道宽度变形,潜在适宜栖息地内部,以及其与次适宜栖息地连接的绿道宽度为600~900m,在次适宜栖息地之间绿道宽度一般为120~300m;以白颈长尾雉为目标物种的生态绿道网络通过绿道宽度变形,潜在适宜栖息地内部,以及其与缓冲带之间的绿道宽度为200~300m,缓冲带之间绿道宽度一般为60~150m。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海量信息,大众的注意力已经被碎片化,让大众对某一品牌产生绝对的忠诚变得越来越困难。微电影的出现为处境艰难的广告商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广告用微电
目的探讨修改后Duck标准对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将22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IE患儿,按照Duck标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IE 37例
以布鲁克斯和美早樱桃为试材,通过对其生理及光合特性的测定分析,了解其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种植于沙土中的樱桃,MDA和可溶性糖含量、POD和CAT活性极显著高于种植
发光显示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其中较难处理的为有机废水。本工程以有机废水为处理对象,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化处理、回用处理以及浓盐水处理。回收利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定常系统的次优控制问题。通过在系统中引入 1个灵敏度参数并将系统变量关于灵敏度参数展开 Maclaurin级数 ,使求解最优控制的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化为一族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
理想的株型与协调的代谢关系对花生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产量之间的调控关系,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和平牧场第八作业区7号地进行,试验采用大田栽培方式,以“四粒红”花生为试验材料,在对3种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DTA-6)、赤霉素(GA3)、激动素(KT)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再将不同浓度的胺鲜酯(DTA-6)和烯效
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茶树的栽植面积呈现出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进而增加了茶树病虫害的产生,病虫害对茶树的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茶树虫害和病害的种类
通常,水电解装置整流方案有可控硅整流和硅整流2种。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电流、电压调节简便,但是对电力系统的高次谐波污染严重;后者电流、电压不能连续可调,且不可以频繁调节,对
构建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