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测评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版化学课程明确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其中关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测评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测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的主旨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依据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对化学学科能力的水平划分,提出了由3个一级维度、9个二级维度构成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又编制了最终由24个题项构成的测试工具(试卷),经Rasch模型检验,在信度和效度的各项指标上均符合Rasch模型拟合,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并通过Winstep软件对测试工具中各题项难度均值进行计算,并以此均值作为判断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的依据。当学生能力值低于-0.95时,认为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低于水平1(学习理解);当学生能力值在-0.95~0.09时,则位于水平1(学习理解);当学生能力值在0.09~0.85时,则位于水平2(应用实践);当学生能力值大于0.85时,则位于水平3(迁移创新)。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民族高中和普通高中高三年级各两个班,每班40人,共计160人,测试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性别被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第一,被试学生整体能力均值为0.0566,处于“学习理解”水平。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主要集中于“应用实践”水平,且有15.00%的学生素养水平低于“学习理解”水平。第二,不同学校学生素养水平发展比较结果:民族高中学生的能力均值为-0.0531,处于“学习理解”水平,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主要集中于“学习理解”水平和“应用实践”水平。普通高中学生的能力均值为0.1664,处于“应用实践”水平,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集中于“应用实践”水平。对两所学校学生的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学校层次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发展存在显著差异。第三,不同班级学生素养水平发展比较结果:民族高中普通班学生能力均值(-0.2940)小于重点班学生能力均值(0.1877);普通高中普通班学生能力均值(-0.0498)小于重点班学生能力均值(0.3825)。分别对两所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班级层次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发展存在显著差异。第四,不同性别学生素养水平发展比较结果:女生能力均值(0.0809)高于男生能力均值(0.0592)。在0.05置信水平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素养水平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基于Rasch模型编制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测试工具对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素养水平进行测评,测试结果有助于民族地区教师了解当地高中生素养现状,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水平,为建构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其他文献
初中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了广大社会关注的重点。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科目,需要监护人给学生提供监督和指导。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于空间、时间等原因对儿童的关心不够,学习和生活上不能以身作则,以至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非智力因素表现较差。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值得我们深思和剖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论文主要研究初中留守“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能加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及爱国爱乡情怀的培养。深度教学一直以来是较难达到的教学高度,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深度教学。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于地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
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一,直接决定升入高中的学习质量。江苏省十三市自主命题中考试题,这些试题之间有什么异同点呢?通过对2016年—2020年盐城和南通两地的十份中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分析试题的不同能力层次,从而揭示盐城试题与南通试题的异同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提供建议,帮助初中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全面发展。在SOLO分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初中学生解答数学试题
进入新时期,人类发展的机遇与风险交织叠汇,使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技术、网络数媒所引发的全球互联互动,耦合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稳定与发展。与此同时,后现代“解构”观的盛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国人易对本国价值观念的认知产生偏差,国家认同的重要性由此日显。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除了是知识传达的媒介,更是国家认同培育的重要载体,同时,语文教科书也致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和文言文鉴赏也在语文学习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且近年来,社会对于文言文及其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关注,高考的考查力度及频率也越来越强。但在实际的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当中,教学氛围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还较低,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也不显著。传统文化教育即:通过学习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材料,汲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了本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培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部分学者提出为了落实课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教师引导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并由此培养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所以本文的研究视角就在于探究性学习对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
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凸显。独居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其人际交往困境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独居老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困境,增加社会参与度并能够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本研究以“夕阳红”人际交往小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对社区独居老人人际交往困境的表现及其成因做出深入分析,以小组工作为介入方法,以社会支持理论和小组动力学理论为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也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持续的关注与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部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停留在表层而缺乏应有的深度,呈现出教师的教学固化于知识层面,学生的学习停留于知识的机械记忆
随着国家对中学历史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要开发、整合更多课程资源,以便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服务的要求。除了博物馆资源、乡土资源、影视资源等经常被用于历史教学的资源之外,潜藏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中的诗词也是教师们可以充分开发运用的资源之一。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广度;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现课堂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各个地方政府在发展基础教育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城市、农村基础条件不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呈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城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水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城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的差异,从而寻找缩小城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差异的有效方法。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