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相变石蜡潜热蓄热单元的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全球的能源需求也随之急剧上升,其中化石能源更是首当其冲,其过度的开发和使用,也成为了环境生态问题频发的原因。因此,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各国开始广泛倡导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相较于其他清洁能源,太阳能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独特优势,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还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激励和法律保障,因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积极开展太阳能的研究工作。目前,太阳能已经被广泛用于热水、发电、热泵、取暖、空调制冷等方面,但由于太阳能季节性和昼夜周期性等不足,导致太阳能的利用在需求时间和太阳辐射能量规律上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因此蓄热技术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办法。热蓄能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显热蓄能、潜热蓄能和化学反应蓄能。其中相变蓄热因其热效率高、储热密度大、蓄热器结构紧凑、储存能量容易释放等突出优点,应用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多和最重要的蓄热方式[1]。本课题来源于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项目“基于空气源热泵的多能互补供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后测评”(课题编号:2016YFC0700406-02),本论文仅重点研究了低温相变石蜡潜热蓄热单元的特性。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潜热蓄热单元,该单元的盘管形式与普通螺旋式盘管的相比,有着更长的换热距离以及更合理的换热结构,因此提高了潜热蓄热单元的换热效率。并根据实际工况温度区间,选取了低温相变的石蜡作为相变材料,通过储存冬季日间的太阳能,从而实现夜间空调新风预热的目的。利用热阻测试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石蜡的熔点、导热系数和密度等相关热物理系数进行了测定。设计并搭建了主要包括电加热器蓄热、水箱释热等控制方式以及温度监控、流量监控等功能的实验平台,对该潜热蓄热单元进行测试。随后根据相变材料的热物理参数以及潜热蓄热装置的尺寸参数,基于焓——多孔介质法,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该潜热蓄热装置的中,低温相变石蜡的动态熔化及凝固规律,为了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误差在±5%以内,因此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后续装置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是可行的。最后根据数值模型计算,对每段盘管对应不同壳体长度下的三种设计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其对于相变蓄热单元蓄释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体长度在换热盘管径向上并没有对相变材料的动态熔化和动态凝固规律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在壳程轴向上影响到了总体材料的相变程度。在释热工况下,100mm的壳体长度相对于200mm和300mm的壳体长度,平均温度分别低了大约1.5℃和2℃,平均液相率分别低了大约30%和40%;在蓄热工况下,100mm的壳体长度相对于200mm和300mm的壳体长度,平均温度分别高了大约2℃和3℃,平均液相率分别高了大约40%和60%,考虑到单盘换热器受其换热能力的限制,随着换热盘管间距离的增大,会降低相变材料的蓄放热能力,造成相变材料的费效比降低。因此适当缩短每段盘管对应的壳体长度,不仅能更有效的利用换热流体的换热能力,还能降低相变材料的充注量,提高装置蓄能整体的费效比。并根据分析得出,在增加换热盘管数量后,总换热长度的增加可能造成壳程轴向上前后相变不均匀的现象,在蓄热工况下,由于换热器与相变材料的换热导致换热流体在轴向上温度逐渐降低,后部的相变材料由于换热器的热量不足从而可能无法达到相变温度,无法实现蓄热。但是,随着蓄热时间的增加,换热器与装置前部的换热量减少,温降变小,达到后部后还有实现相变材料相变的能力,即装置后部的相变材料仍能实现相变蓄热。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装置整体的换热规律和新风在装置中的流动变化及换热特性奠定基础,并可作为蓄热设计在工程上应用的参考。
其他文献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通过高炉冶炼对其利用。由于矿石中Ti O2含量高达10wt.%,在高炉冶炼过程中,Ti O2会被过还原成高熔点的固相颗粒。因此,在冶炼时需配加普通矿石,以避免炉渣粘稠、炉渣泡沫化、渣中带铁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配加普通矿石不仅不利于钒的回收利用,还会增加冶炼成本,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长久发展来看,配加普通矿石都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进一步降低普通矿配比,甚至实现
6000系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具有高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电阻点焊是车用铝合金零部件连接方式中使用最广泛的。由于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导电率以及热膨胀系数,使铝合金点焊接头的性能难于控制。对于点焊接头性能的检测通常是对接头进行破坏性试验,费时费力。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可靠的点焊接头力学模型,模拟接头拉伸的过程,使之能正确地预测点焊的断裂强度与位移。本论文以AA6111铝合金为材料,以剪切拉伸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简称SLM)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根据模型几何形状照射在铺设的金属粉末上,使金属粉末快速熔化再凝固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成形件力学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SLM成形过程中一方面其风场均匀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SLM过程尺度微小难以进行实验测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对风场进行优化调整保证风场有效去除黑烟杂
研究目的: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 DNA)水平显著升高,但cf DNA水平能否预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事件-心力衰竭的发生目前尚不清楚。故本研究旨在探讨cf DNA能否预测早发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发病在24小时以内,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经皮冠状动脉介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不仅仅在制氢、污染物降解、燃料电池、生物传感等一系列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光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其催化活性由于比表面积小、可见光响应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结合迅速等缺点阻碍着这种材料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想要提高g-C3N4的光催化效率和拓宽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空位、掺杂、吸附和构建异质结等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善g-C3N4的电光特性。本文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可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新型清洁能源材料,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热电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废热回收,外太空能源供给,在固态制冷,微芯片局域散热,传感器供电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长期以来热电材料存在着热电优值较低,相关器件转化效率低下以及多数具有较高热电优值的热电材料大多含有有毒元素或贵重元素,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热电材料的广泛应用。近年来,
伴随着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车载电子/电气设备和射频设备越来越多,导致车内外电磁环境急剧恶化,汽车EMC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整车开发早期单纯地考虑零部件级的EMC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然而,整车级EMC问题电大电小结构共存、多干扰源、多敏感设备、多耦合路径的特点使得整车级EMC仿真建模和EMC问题的定位整改非常困难。本文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拓扑法的整车级EMC建模技术及基于模型的问题诊断和整改技术,并将
PV/T阶梯式太阳能蒸馏淡化系统将PV/T集热器与阶梯式蒸发池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蒸发温度还提供了额外的电能。阶梯式蒸发池作为PV/T阶梯式蒸馏淡化系统主要部件,其结构特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成为目前利用太阳能进行淡水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PV/T阶梯式太阳能蒸馏淡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阶梯式蒸发池的底部空间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三种新型太阳能蒸馏淡化系统:底部通道工质循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然而,在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模块中,无人驾驶汽车前方车辆检测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因此,本文将围绕无人驾驶汽车前方车辆检测展开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快速、准确、鲁棒性高的车辆检测方法。本文针对智能汽车的车辆检测问题做了以下研究:基于视觉的车辆检测研究主要包括:动态感兴趣区域提取方法的设计、特征提取与融合、分类器的训练与检测等方面。对于
星形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功率密度高等特点,是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的主要传动形式。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系统中,齿面相对滑动速度高,啮合区域摩擦生热量大,若润滑冷却性能不佳,可能导致齿面温度过高引起齿面胶合失效,或是因齿轮热变形量过大影响齿轮副的啮合特性,从而降低传动系统承载能力,加剧齿轮系统振动噪声。因此,开展星形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热流耦合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对改善传动系统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