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二乙氨基-3-取代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荧光材料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化妆品、防伪和现代生物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香豆素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高荧光量子产率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而成为重要的小分子荧光团,由于其分子结构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强大的电子转移能力,因此官能团的引入会影响香豆素衍生物的功能和荧光性能。本文利用不同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在香豆素骨架上的7-位和3-位分别引入强给电子基团二乙氨基和几种不同吸电子能力的基团,合成了一系列发光性质不同的香豆素衍生物,系统分析了结构对发光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将制备的荧光粉应用于暖白光LED器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香豆素的相关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基于香豆素优异的光物理特性,开发出了多种香豆素衍生物,在荧光探针、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敏染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部分,在香豆素的7-位引入二乙氨基基团,在3-位上分别引入丙二腈和苯基丙二腈基团,得到香豆素衍生物BM1和BM2。这两种化合物均具有明显的溶剂化效应,从低极性溶剂正己烷到高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化合物BM1和BM2的荧光发射峰分别红移了67 nm和124 nm。化合物BM2在纯四氢呋喃溶剂中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当加入不良溶剂水,其分子就会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基于此,将BM2应用于测定有机溶剂四氢呋喃中的痕量水,检测限为0.027%。固态下的荧光性能显示延长了共轭结构的BM2比BM1有着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和单晶结构解析进一步阐明了结构对性质的影响。第三部分,固定香豆素7-位的取代基为强给电子基团二乙氨基,在香豆素的3-位引入了三种带苯环吸电子基团,合成了具有D-π-A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它们在不同溶剂中都有显著的溶剂化效应。固态下的荧光性能显示,化合物的发射颜色BM3为青色,BM4为绿色,BM5为黄色,伴随着固体荧光量子产率的逐渐降低,实现了取代基调控分子的发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和单晶结构系统分析了取代基如何调控分子的发光性能。化合物BM3在固态下荧光量子产率达到了98.2%,在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为77.1%。为构建双态下高效发光材料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思路。第四部分,将深红色化合物BM2和青色化合物BM3应用于暖白光LED器件中,在3.2V的工作电压下,器件的最大亮度达到了52090 cd/m~2,肉眼观察到强白光。CIE色坐标为(0.4121,0.4454),较低的相关色温为3747 K,合适的显色指数为78。
其他文献
大量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二氧化碳(CO2)的过度排放,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利用清洁的电能和太阳能,使用光电催化剂将CO2催化还原生成高附加值产物,从而实现可持续碳循环。光电催化还原CO2的关键核心是催化剂。Cu基MOF因其丰富的孔隙率、可调节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类有前景的光电催化剂。本论文选用Cu基MOF作为切入点
学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雷达,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SAR图像分割是SAR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后续的目标识别,数据解析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SAR图像包含着大量相干斑噪声,这为图像分割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sity Peaks Clustering,DPC)是一种新的基于密度的聚
学位
目前,在单平台实现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即时灵敏检测仍面临一些挑战。近年来,碳纳米材料因其制备过程简单,且在整合和改善平台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兴的、极具前景的荧光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比表体积大、颗粒尺寸小、表面功能化程度高,因此CQDs的活性较高,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化学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各种性质,尤其是光学性能发生较大变化。此外,与传统的荧光有机染
学位
学位
亲核膦催化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的重要分支,在近二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无金属条件下合成各类有机分子提供了重要途径。活化炔烃作为亲核膦催化的一类常用反应底物,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如自身异构化反应、与亲核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加成反应以及偶极环化反应等,基于活化炔烃的合成方法得以大量报道。然而,在与亲电试剂的反应中,活化炔烃与亲电试剂的作用方式主要通过π键(C(28)C、C(28)O、C(28)N)的断裂形
学位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但燃煤热电厂传统“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使得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出力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新能源的消纳。目前实现机组热电解耦的方案主要有低压缸零出力供热、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电锅炉供热、储热罐储热等,但上述方案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使得单一热电解耦方案无法适应完整供热周期内供热负荷需求的变化。此外,生产现场对供热系统的操作还是以经验
学位
溴作为一种高价值元素,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地球的水圈中。溴具有活泼的物化性能,可以形成种类繁多的溴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地应用。然而,当水体中Br-浓度过高时,在臭氧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溴酸盐副产物,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目前,去除Br-的方法主要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优良选择性、绿色环保和经济适用性
学位
CO选择性催化脱除NOx(CO-SCR)工艺因可实现多污染物协同脱除、降低工业成本,而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前景的烟气脱硝技术,开发适宜催化剂是该工艺能否达到最优效能的决定性因素。环境友好型铜氧化物因适宜的氧化还原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CO-SCR脱硝催化剂,然而高温易烧结、分散性差成为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铜氧化物与适宜载体的协调复合通常可分散铜物种,克服其现有缺陷,同时提升催化活性。基于此,本文为实现铜氧
学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能源储备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煤直接液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煤直接液化油中硫含量为0.05%~2.5%,但在油品深加工过程中,硫的存在会毒化下游催化剂,造成设备严重腐蚀,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深度脱硫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本论文以二苯并噻吩(DBT)为研究对象,该物质在煤直接液化油中含量较多且难脱除。针对加氢脱硫反应所需条件苛刻的问题,采用温和的氧化脱硫方式对
学位
乙醇是一种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和燃料等领域。在应用中,对乙醇的含水量有严格的要求(≥99.37 wt%)。目前,主要采用精馏技术对乙醇溶液浓缩提纯,然而精馏对于乙醇浓度超过85 wt%的乙醇溶液分离效果不好。尤其在乙醇浓度为95.6 wt%时,乙醇和水会形成共沸物,通过普通精馏难以分离。因此,探索兼具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分离工艺十分重要。渗透汽化与传统分离工艺(精馏)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