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年的风暴轴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d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首先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对流层上层300hPa面上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并分析了风暴轴的能量平衡特征。研究表明,由于E1Nino年北太平洋的哈德莱环流增强,导致北太平洋西风急流向赤道和向东伸展,并进而引起了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增强并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而LaNina年事件期间情形正好相反。在北大西洋,在E1Nino年其西风急流中心最大值有所减小,但整个西风急流区域有所扩大并向西和向赤道伸展,相应北大西洋风暴轴强度在E1Nino年也有所减弱并向西和向赤道方向伸展;LaNina事件的情形正好相反。能量分析表明,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位于风暴轴及其上游区域。在E1Nino年,北太平洋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下游伸展,而北大西洋的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西伸展,这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和北大西洋风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行星尺度扰动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比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小,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更小。研究还表明,能量的正压转换的正中心位于风暴轴的上游,负中心位于风暴轴区域。相对于LaNina年,E1Nino年北太平洋东部的正压转换负值中心偏北,北美的正值中心位置偏南,而北大西洋的负值中心强度减弱范围变小。这些变化与从LaNina年到E1Nino年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是一致的。在能量的正压转换过程中,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大于行星尺度扰动,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的贡献更小。反映能量频散的非地转散度项显示了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区域,能量在东西方向上的传递;在中纬度地区,天气尺度扰动的能量频散起主要贡献,而行星波-天气波相互作用的非地转项也起到了不能忽视的作用。然后,我们又将平流项细分为平均平流项和扰动平流项,发现平均平流项的几乎代表了整个平流项的贡献,平流项将能量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上游区域输送到下游区域。相对于LaNina年,在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入口处,E1Nino年的平均流更趋向于将能量向东向极地方向输送;而在北大西洋地区,E1Nino年和LaNina年都没有对较明显区域产生贡献。进行空间尺度分析后,发现行星尺度扰动的平均流能量的贡献明显大于天气尺度扰动和行星波-天气波相互作用的平均流输送项。进一步,我们将这个对流层进行垂直平均后,再对几个起主要贡献的能量收支项进行了分析,并与300hpa面上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首先,垂直平均后的斜压能量转换的量级明显增加,而垂直平均后的正压能量转换量级则减小。另外,垂直平均后的斜压能量转换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的正中心都向极地方向有所延伸,并且在北太平洋风暴轴下游地区和北大西洋上游地区,垂直平均后的天气尺度的斜压能量转换在E1Nino年和LaNina年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充分说明了垂直平均后的斜压能量转换更好地反映了天气尺度扰动地斜压能量转换对E1Nino年的北太平洋风暴轴向赤道向东移动和北大西洋风暴轴在E1Nino年向西向南移动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从事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对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dels-3/CMAQ的多个模块进行了改进,非常成功的对珠三角地区高臭氧窄气污染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二、对热带气旋引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北京市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研究项目“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光学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测量中的应用”的主要内容
它们没有呼吸,不需要食物,甚至没有名字,但却逐渐融入到人类社会,参与到智能家居中与人类共同生活。达茜是个初长成的可爱女孩,她爸爸记录了她很多的成长时刻,其中有个场景让
本文利用2005至2006年丹东城区4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逐日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丹东城区SO2、PM10、NO2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小波分析工具分析了主要大
在海洋的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中,十年时间尺度的变率是非常重要的。显著的十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已经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地区被观测到。然而,因为我们对于热带海洋运动
你可以选择不看电视,你也可以选择不看电视广告,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已经成为中国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客厅艺术的核心符号之一。逢年过节、家人团聚、茶余饭后
本学位论文围绕ENSO循环与热带和热带外环流的相互作用这一主线,分别在El Nino的发生、衰亡和夭折,La Nina的年代际变化和维持,ENSO循环对南极涛动(AAO)位相的调制作用共5个方面
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水文气象业务服务的实际需求,采用气象观测雨量资料进行流域面雨量的计算,进而将面雨量的计算结果作为实时洪水预报模型的输入,进行流域洪水实时预报。基于新安
2003年4月12日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处发生一次飑线过程,该飑线在移动过程中造成了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本文对这次飑线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场进行了分析,随后使用
江淮地区的梅雨是东亚夏季风由南向北季节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典型阶段,对江淮梅雨入梅日期的预报一直是我国季节性气候预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文中,使用1954-2013年由NCEP/NCAR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