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高掺铒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特性表征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掺铒铌酸锂晶体(Er:LiNbO3,Er:LN)具有优秀的电光性、声光性、和非线性光学等性质,而且有Er离子所具有的光学特性,是适于制备有源光波导器件的基底材料。但是用常规方法制备的Er:LiNbO3中,Er的溶解度是有限的,限制了相关器件的发展。本论文率先报道了利用在同成分LiNbO3晶体上同时进行缺锂气相输运平衡(VTE)处理和局域Er金属扩散的方法来制备具有较高Er离子浓度的Er:LiNbO3晶体。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工作:   1.在使用缺锂VTE的方法对一系列Z-切MgO(5 mol%):LN晶体进行处理后,研究了MgO:LN晶体中Li组分下降后OH-红外区吸收峰值变化过程,并总结出3481 cm-1附近的OH-吸收峰是直接生成的,并不是3535 cm-1附近的OH-吸收峰发生移动而得到的。   2.使用四枚Z-切和四枚X-切同成分样品(Li2O组分约为48.5 mol%)作为初始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样品表面溅射Er金属后,分别进行1030℃/240h、1050℃/180 h、1070℃/180 h和1100℃/180 h的缺锂VTE处理,同时进行Er金属的扩散。此后利用双折射方法得到样品的Li2O组分,该组分处在(48.0-48.2)±0.1m01%范围中。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测定得出所有样品中Er离子随深度方向上的浓度变化,发现Er离子的深度分布符合余补误差函数。利用扩散深度,计算得到每枚样品的扩散系数。结合Arrhenius定律,得到X/Z-切样品的扩散常数和激活能分别为:(1.2±0.2)×107/(2.2±0.3)×104μm2/h,2.32±0.08/1.51±0.08 eV。处理温度分别为1030,1050,1070,1100℃时,基于质量守恒定律,X-/Z-切样品的Er溶解度近似于(1.42±0.24)/(1.14±0.15),(2.18±0.27)/(2.01±0.19),(2.62±0.26)/(2.68±0.19),(2.54±0.20)/(2.30±0.16)×1020子/cm3。相比于未利用缺锂VTE处理的样品,在固定扩散温度时,利用缺锂VTE处理过的样品中Er溶解度有明显地提高。   3.为了能够获得参数选择、实验结果预测、结果验证方面的参考,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LN晶体中发生的Li2O组分变化和Er离子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参考有关资料对Er扩散的过程给出推理。根据Fick定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扩散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建立了普遍合理的缺锂VTE模型和Er离子扩散模型。在此之后,以Er离子扩散模型为基础,讨论了Er金属全部转化为扩散池的时刻和扩散池扩散完全的时刻,并计算了0-100 nm厚的Er金属完全扩散结束的时间曲线和拟合公式,以及0-1000 h的Er离子扩散所能够达到的1/e深度分布曲线和拟合公式。   所以,在本论文中,率先使用缺锂VTE的方法研究了MgO:LN晶体中Li组分下降后OH-红外区吸收峰值变化过程;率先利用在同成分LiNbO3晶体上同时进行缺锂VTE处理和局域Er金属扩散的方法制备出具有较高Er离子浓度的Er:LiNbO3晶体,并结合实验数据建立相应缺锂VTE和Er扩散模型,利用此类高Er离子浓度的Er:LiNbO3晶体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器件(如波导放大器)的性能。
其他文献
电工钢板形质量要求严苛,无取向电工钢热轧生产中存在的较大楔形,给冷轧等后工序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成为制约电工钢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过中间坯断面形状测量统计、
随着集成光子学的发展,对集成光子器件的尺寸、制作成本、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微纳光纤具备将光子束缚在极小空间内的能力,并且具有传输损耗低、表面倏逝波传输比例大、高表面
全固态绿光激光器具有效率高、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好、运转可靠、体积小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在当今军用和民用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KTP晶体是常用的倍频晶体之一,具有非
光交叉连接(OXC)和光上下路复用(OADM)模块是构成全光网的核心器件,而光开关则是这两种模块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全光网(AON)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全光网对信息传递、处理速率的要
为提高离心铸造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对高温合金离心铸造生产过程进行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通过分析高温合金离心铸造生产过程的能耗特点,提出数据采集、数
太赫兹波处于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是电磁波谱中的最后一个空频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太赫兹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损耗非常大,同时波的传播方向不易控制,目前已经对金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是一项简单直接的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金属表面附近介质折射率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近年来在实现方式、仪器开发和应用
非晶硅薄膜在近红外波段具有低吸收率、高热光系数、制作成本低且易于集成等优点,使其能够在半导体领域的光电器件中广泛应用。在基于非晶硅热光效应设计的器件中,材料的热光系数是影响其光学性能的关键因素。表征热光系数的禁带宽度、极化率等参数会因为材料微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薄膜中氢含量及氢的键合方式是影响薄膜的微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仿真和工艺两方面研究了薄膜中氢含量的变化对热光效应的影响。首先,通过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产品的生产标准越来越高,视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检测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速度快和柔性好等突出特点,其
聚噻吩是导电聚合物中较早发现的具有环境稳定性和可加工性的材料之一,因其在导电体、非线性光学器件、发光二极管、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现代光电子、微电子领域里具有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