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碳减排形势严峻,耕地集约利用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及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外部性,在集约利用过程中投入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电力、化石能源等机械利用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耕地利用活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飞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取得了迅猛增长,但高增长往往是以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投入产生的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因此需探讨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内外对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等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尝试性探究。以陕西省为例,首次将网络分析法(ANP)应用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定量评价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运用GlS技术分析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通过构建的耕地利用碳排放模型,测算陕西省各市(示范区)耕地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分析1996~2015年陕西省各市(示范区)耕地碳排放时间序列特征及空间格局特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利用集约度和碳排放的计量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二者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通过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1996-2015年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显著提高,增幅达72.19%;城市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较明显,杨凌示范区最高,榆林市最低;空间分布上呈现陕西关中平原区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南部秦巴山区及北部高原区耕地利用集约度较低的特征。(2)耕地碳排放总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但地区间耕地碳排放量增长速度与趋势差异较大。陕西省耕地碳排放强度持续增大,空间呈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相似的状况,即关中平原区碳排放强度最高,特别是咸阳市、渭南市及杨凌示范区这三个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市,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陕西北部高原区及南部秦巴山区随空间变化耕地碳排放强度降低。(3)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和碳排放关系符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倒“U”型特征,存在理论拐点。(4)耕地利用集约度和碳排放强度的Moran’s I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空间集聚程度先增强后下降;二者的关系上表现出正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相关程度开始降低,耕地利用集约度和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下降。
其他文献
<正>格罗索教授所著《罗马法史》的中译本于15年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在随后的几年中多次加印。1994年的中译本在书店里早已见不到了。现在,
光纤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传感器是一种易于小型化的SPR传感器,常用于开发便携式传感检测设备,也可用于远距离实时在线检测。在本研究中,采用特制光纤作为导光介质来制作一种新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完善的措施。
根据西北某区钻孔内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参数,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对镎、钚在该区地下水中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镎在地下水中的主要化学形态为Np(Ⅴ)
用气敏传感器检测三甲胺在食品检验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意义,而湿度影响在这些实际应用中通常无法避免,如何补偿和校正湿度干扰是传感器设计和使用中的重要课题。考察了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司法制度本身的善恶评判。司法公正离不开善制。善制的存在是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善制包括司法制度形式善和司法制度内容善。善制的道德构成要
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发展的最大阻碍,所以通过农业金融改革,可以有效的加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的发展,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确保农业发展过程中
为了提高军事侦查的能力和精度,多波段、更主动的红外探测成像技术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为了满足激光与远红外共窗口成像系统分波段成像的光谱特性,调节激光(1064nm)和远红外
利用ZrO2:TiO2复合纳米纤维制作了特性良好的电容型湿度传感器。该湿敏元件在100 Hz测量频率下灵敏度较高,线性度较好。其电容值在11%~98%相对湿度范围内从20 pF变化到1.5×10
当前中国养老基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峻的挑战。老龄化的来临,养老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需要更是当前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中国对于养老基金投资方式非常谨慎,主要是银行存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