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互联网发展影响研究

来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于投资和出口拉动,而目前需要转向消费拉动型,发展重点在于寻找扩大居民消费和拉动内需的方法,以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商品与服务的选择也更多,而消费者在主观上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消费行为选择多样化。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具有特殊的城乡二元性,两地之间逐渐凸显出结构不协调问题和发展差距,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最终反映。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倡导发展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意义重大。本文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出发,在了解现有关于互联网发展与消费差距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推导互联网背景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分析互联网与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关系,然后从互联网扩大信息渠道和减少消费限制两方面阐述互联网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然后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综合分析,同时分析了2006~2019年间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乡消费差距现状。在实证检验层面,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2006-2019我国31个省(港澳台除外)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根据系统GMM估计结果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及消费结构性差距的影响,然后在宏观视角的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效应检验评估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效果,并分析互联网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路径。宏观层面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由于居民的消费惯性特征导致城乡居民前期的消费差距与将来的消费差距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互联网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减作用主要表现在: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差距多条路径同时影响,其中对享受型消费差距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居民前期的消费习惯导致的城乡消费差距对生存型消费的差距影响最大。接下来的微观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否使用互联网,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整体来看都高于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而在互联网使用的影响下,两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城镇居民家庭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农村居民家庭。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样本匹配后特征相似的城乡居民存在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上的差异,这就使得互联网使用会更大程度地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也是目前存在城乡消费差距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目前城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要高于农村,城镇居民的互联网使用率已经稳定,对于是否使用互联网这一选择,改变得更多的还是农村居民,互联网的普及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消费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也促进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从而在将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同时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影响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和扩大社交分享的路径而影响城乡消费差距。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本文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提出优化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已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摒弃以往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绿色的发展方式。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壁垒,如何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绿色发展的双赢,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难题。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和环保产品的公共属性,仅通过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降低污染,必须依靠政府调控政策的作用。环境规制既是制约也是机遇,推动经济高
学位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而R&D资本是为我国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经济转型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R&D资本存量的精确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河南省R&D人员以及R&D投入都相对较少,为了指出其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窥探R&D资本之全貌。本文基于R&D资本的双重属性,同时考虑到技术进步对折旧率的影响
学位
争取潜在用户以及挖潜现实用户是行业竞争中的两个基本手段,而在电信行业中,由于增加新用户的困难性,往往迫使其转向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增值,也即致力于对现有用户价值的挖掘。相关研究表明,因用户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将远高于新增用户所带来的利润。为了满足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需要,高效识别并预防用户流失成为电信运营工作的重要环节。电信行业的用户流失识别属于典型的不平衡数据分类问题,而传统基于最小错分率建立的分类器,
学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重污染行业,由于其主要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已对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随着我国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市民环境安全意识的增强,一系列针对环境问题的规制政策相继出台,意在解决污染问题,但在管制过程中重污染企业的绩效是会因传统假说的资金挤占效应而降低还是会因“波特假说”的创新补偿效应而提高还尚未可知。为此,本文基于波特
学位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伸作用得到广泛关注,财新智库数据显示,从2021年数字经济指数来看,我国数字经济指数最高的五个省份与数字经济指数最低的五个省份相差将近四倍,区域差距非常明显。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当下,研究数字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性,寻找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综合评述国内外文献,对以往研究中的数字经济内涵、数字经济发展的不
学位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全国高铁网已经覆盖94.7%以上的百万级人口的城市。中国铁路已经掌握了设计、制造满足各种运行环境的高速列车成套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自主的技术标准与设计方法。高速列车的行车过程中,各个系统的可靠性共同决定了高速列车整车的可靠性,对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及运力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列车的齿轮箱系统是高速列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是高速列车动力传递路线上的关键环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各地区的能源消费量也在与日俱增,工业部门作为我国的最大能耗部门,导致我国长期以来能源供需关系日趋紧张、节能减排的压力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寻求可行的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成为了目前节能降耗的一大手段。但实际上提高能源效率也会带来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扩张,由此加强了能源的需求,这样就会导致预期的节能量被高估,而实际的节能量会偏低,这也被称为能源回弹效应。能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如何在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号召,推进全民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本文研究我国绿色发展水平以及影响绿色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本文在探究绿色发展的来源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创建了符合我国
学位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不仅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其它一切生产部门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努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产品高质量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但农业资源趋紧、面源污染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缓慢且呈现不平衡的局面。因此,提出并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
学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承诺将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聚焦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全方位绿色生态转型。而产业部门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仅仅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更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担。因此,全面剖析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关系,有效识别各产业部门在我国产业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及碳排放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碳减排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