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视角下汉语儿童拒绝行为的多模态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父母、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等越来越关注发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类的交际交流也趋向于多模态化。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普遍的交际行为,即儿童的多模态拒绝行为。本文在自然发生的语料的驱动下,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设计了一套分析框架。其中,一方面将引起儿童拒绝行为的语境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父母的提议,询问,陈述以及命令。另一方面,总结出了语料中儿童实现拒绝时的四种语义资源,分别是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手势以及面部表情,其中肢体语言又分为头部动作、身体姿势和距离。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每种语义资源都有高低情态之分。通过借助分析框架对语料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3-4周岁、4-5周岁、5-6周岁和6-7周岁四个年龄阶段以及男女两种不同性别的汉语学龄前儿童拒绝行为的表征特征。接着,文章从拒绝形式和拒绝意义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这些拒绝行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汉语3到7岁学龄前儿童是如何实现拒绝行为的?2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实现拒绝行为时的表征特征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3在表达拒绝意义时,不同语义资源之间的符际关系是怎样的?结果表明,汉语学龄前儿童实施拒绝行为时经常表现出多模态特性。也就是说,他们通常会选择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手势以及面部表情来实现拒绝意义。不同年龄阶段与性别的儿童均倾向于用高情态来表达拒绝意义,且选择的语义资源通常为语言与非语言的结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语用能力逐渐成熟,因此他们开始选择低情态的资源,如“微笑”来照顾父母的面子。另外一个显著的不同,是不同阶段儿童拒绝行为的数量随父母行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体来说,父母的提议和命令行为会随儿童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且更易导致男童的拒绝行为。而父母的陈述和询问行为则随儿童年龄的增大而减少,且更易导致女童的拒绝行为。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学龄前儿童的拒绝行为,期待为新时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创新提供有用的启示,包括: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重视儿童拒绝行为的特征,适当调整引起儿童拒绝的行为方式并持续培养儿童的多模态拒绝能力。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儿童在表达意义时,对非语言语义资源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判断儿童的意义表达水平与知识理解水平,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及学科范畴,探讨了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同时对当前的问题和发展作了简单的阐述。
2008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强调要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我国自行
本文重点阐述了音乐理论课教学中音乐分析写作的意义及重要性,并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铺垫式"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改进思考音乐的方式,提高音乐分析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很大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产生。阶层分化打破了原有身份社会和单位制对社会成
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无毒性与细胞亲和性等优点,可以用来包埋活性成分以提高其稳定性。同时,脂质体中心及外层亲水、磷脂双分子层间疏水,可以同时包埋亲水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加之人为影响较小,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将其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一面镜子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由于小学数学的实用性较强,所以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所以说,怎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有效的实施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很重要的。本文笔者分别从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怎样在课堂当中进行德育渗透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大数据是预期可以给社会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拥有大量数据集合的信息资产。它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为个人信息赋予了极高的财产价值。同时,面对全新的处理技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创新改革教育体制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发展形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