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图像异常模式检测与识别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计算机视觉模型自动检测和识别图像中潜在的异常模式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任务是具有挑战的,因为其通常要求所构建的视觉识别模型能够在无监督的情形下学习甄别不同图像中的细微差异,以克服许多实际情形中关于图像异常模式先验知识难以获取、出现于图像局部有限区域等问题。同时,针对该任务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一方面,其要求所构建的视觉识别模型具备与人类相似的视觉识别能力,能够在无任何异常先验信息情形下发现和识别图像中潜在的异常或新颖模式。其研究范式打破了机器学习模型通常在封闭系统中进行学习和推理的假设,有助于推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视觉异常检测有着广泛化的应用前景。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可用于工业产品的缺陷和瑕疵检测;在医疗影像领域,可用于发现影像中的发生的病变;在智能安防领域,可用于侦测视频中发生的异常事件等。本论文主要研究关于无监督的视觉异常检测与识别方法,借助当前深度学习发展的契机,基于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以针对图像的异常检测和识别问题为焦点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创新如下:1.针对当前基于重构思想的图像异常检测方法的不足,首次提出基于图像卷积特征重构的异常检测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图像卷积表征的判别性和稀疏性,能有效地用于检测和识别图像中潜在的异常模式。具体地,本文提出使用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网络来提取具有强判别能力的图像卷积表征,然后在该特征空间中采用特征重构的方式建模正常特征的分布并检测潜在的异常。为增强表征的判别性及提高基于特征重构机制的异常检测性能,特别设计了一个多尺度图像区域表征生成器,其可构建任意输入图像的多层级或多尺度的卷积特征表达。同时,为高效实现基于多层级卷积特征的重构,还设计了一个能快速实现卷积特征重构的深度卷积自编码器网络,进而使得检测模型能够高效地通过评估特征重构差异来发现图像中潜在的异常。实验表明,该特征重构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图像局部区域的异常。同时,对图像异常检测与识别来说,不同层级的图像卷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提供不同的有效信息。2.针对当前基于特征匹配策略的异常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可学习深度特征匹配机制。该特征匹配机制不同于当前通常采用的基于最近邻搜索的匹配机制,其是端到端可学习的,能根据任务需要直接估计出最佳匹配的图像特征,从而实时计算特征匹配关系。为有效实现所提特征匹配机制,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的深度对偶网络框架。该对偶网络框架由一个视觉特征抽取深度网络和一个特征估计深度网络组成,其可直接通过建模和评估两个深度网络间的特征匹配关系来估计图像中的潜在异常。同时,为提高该机制的鲁棒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自监督训练的特征增强策略和一个多上下文残差学习网络模块。实验表明,基于所提特征匹配机制的异常检测模型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识别图像中局部异常,尤其是工业图像异常。相比其他图像异常检测方法,其在基准数据集及实际工业异常检测数据集上实现了最优的平均异常检测性能。3.首次从图像特征修复的角度来研究无监督图像异常检测与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深度特征修复机制的异常检测和识别方法。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融入异常先验知识的深度特征修复机制,该机制通过一个特别设计的级联模型来实现,其由异常掩码估计网络、深度特征修复网络构成以及异常评分和检测模块构成。首先,异常掩码估计网络通过粗略估计图像中潜在异常的区域,获得关于图像异常的先验知识。然后,将该先验知识传递至深度特征修复网络,助力图像特征的修复。最后,异常评分和检测模块通过评估图像修复前后的特征差异,从而检测和分割图像中存在的异常。为提高特征修复网络的性能,还设计了一个新的网络学习模块——全局语义增强的扩展卷积稠密学习模块。该模块能够增强网络利用图像的上下文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特征修复网络的滤除异常模式和生成合理特征模式的能力。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图像局部区域的异常。此外,实验发现仅通过合成虚假异常样本训练的异常掩码估计网络,也具备泛化到真实图像异常的能力,其本身也是一个较好的异常检测器。该发现将为图像异常检测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将我国东部热带森林区分为过渡性热带和典型热带.所谓过渡性热带(作者过去称半热带)是指某些其他作者在中国植被分区中把回归线附近或以南的桂南、粤南、闽东南及台湾等处所称的“南亚热带”而言.但作者根据多年和近年的实际调查,”认为从天然植被、次生植被、农业植被(包括耕作制度、果树、经济作物的种类)的特点及其地理分布规律来说,这一过渡带的植被虽在某些方面与亚热带有相似之处,但根本上应属于热带的性质较多,
期刊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尚未研究全面。乳酸,有氧糖酵解的代谢产物,它贯穿于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结直肠癌产生的乳酸、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肿瘤微环境的炎症小体等物质形成复杂的网络,从而调控其发展过程。本课题通过研究结直肠癌来源的乳酸诱导THP-1来源巨噬细胞中炎症小体激活与抑制的机制,探讨乳
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湿地,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湿地,其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共有植物718种,其中,苔藓植物26种,蕨类植物19种,种子植物673种。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共161
会议
一、研究背景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虽然近20年来肺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生存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占比最多的一类分型,其中肺腺癌又是最常见的NSCLC。2012-201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在不考虑分期的情况下,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16.8%,女性的生存率为25.1%。由此可见,肺癌的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对于晚期肺癌的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细胞全能性"概念的表述改变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阐释,讨论了与细胞全能性概念理解有关的几个问题,并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学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初期支护作为公路隧道稳定的关键承载结构,也被作为紧密贴合围岩柔性结构并且控制围岩发生变形松弛的关键支护手段,但是对于二次衬砌来说,它是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完成修筑的,因此,二次衬砌是以初期支护为基础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然后概述了公路隧道施工常用的方法,紧接着概述了控制公路初期支护施工质量的一般规定,并且介绍了公路隧道初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结合问题分析了原因和措
目的分析急诊科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采用链式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溶栓绿色通道急救模式,观察组患者将链式管理应用于溶栓绿色通道急救流程中,对2组的急救时效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筛完成时间、生命体征管理完成时间、临床检查完成时间、神经功能评估完成时间、血样采集完成时间、CT检查完成
食管癌是我国特色的高发肿瘤,发病率约占世界的1/2,其中超过90%为食管鳞癌。由于早期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食管鳞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仍是手术切除,但对于这些中晚期患者,大多数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3年内即出现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5年生存率仅约为20.64%~34.00%。针对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联合治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选择。这种联合方案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方案背景下,各版新教材相继出炉。通过对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试教,结合课标,比较了新旧教材的内容与编排特点,围绕课程的基本理念重新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真实化情境的创设,以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教材价值,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