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湿条件对地质体中结合态微生物脂类的影响:从实验模拟到地质记录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qiny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循环和水循环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地表过程,两者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了解水文条件对土壤和水体碳储库的影响对研究气候变化、碳中和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方法对植物、微生物碳与矿物相互作用进行定量评估,要研究水文条件如何影响矿物保护微生物和植物有机质这一问题因而变得困难。本文引入离线热裂解法释放与矿物结合的脂类分子,通过结合态脂类比例评估有机质和矿物相互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温条件下不同脂类的差异降解还可以用以评估降解对于脂类环境代用指标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青海洱海周围土壤样品、中国东北样带样品、中国泥炭和湖泊、海洋沉积物样品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有机质,研究含水率在空间上如何影响与矿物结合脂类的比例;通过分析中国西北黄土-古土壤样品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脂类,研究全新世以来水文条件变化的气候背景下,脂类-矿物组合体的保存和破坏;通过研究具有不同氧气梯度的土壤剖面中的游离态四醚膜脂,研究土壤干湿条件如何通过改变土壤的氧气状况影响微生物四醚膜脂的分布。通过这些工作,论文得到的主要认识为:1)通过在不同温度(150,200,250,300,350,400,450℃)并隔绝氧气条件下加热土壤、湖泊和海洋沉积物样品,可抽提的脂类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结合态脂类首先被释放,随后在更高的温度被进一步降解。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来源脂类均具有较高的结合态比例,且微生物来源脂类结合态比例高于植物来源。在微生物来源的脂类中,古菌四醚的结合态比例最高,均值为85%;细菌四醚其次,均值为59%;细菌来源的短链(C22-)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结合态比例均值分别为67%和59%。植物来源的长链(C22+)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结合态比例均值分别40%和54%。2)通过对比土壤、泥炭和水体环境等干湿条件完全不同的环境,发现在土壤中微生物脂类的结合态比例较高,而在水体环境中,浮游微生物来源脂类的结合态比例很低,表现为离线热裂解中,以降解过程主导。在土壤环境中,在洱海周围具有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古菌四醚的结合态比例在干旱土壤中可达97%,并随着土壤含水率增加而下降;其他微生物脂类如细菌四醚、单烷基甘油醚、短碳链(C22-)脂肪酸和短碳链(C22-)脂肪醇的结合态比例同样随着含水率增加而下降。在区域尺度上,东北样带土壤中古菌四醚化合物的结合态比例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且在年均降水量<500 mm的干旱区(96±1.8%)显著高于年均降水量>500 mm的湿润区(87±5.7%),表明微生物脂类的结合态比例受控于土壤干湿条件。微生物脂类与矿物的结合主要受控于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在干旱条件下为避免脱水、获取营养等会紧贴矿物,这会增加生物有机碳和矿物的相互作用,导致更多的生物残体碳与矿物结合。在水分饱和的土壤中,水分不再成为限制因子,导致微生物脂类结合态比例较低。干旱区较高的结合态脂类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导致干旱区土壤有机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3)黄土剖面中基于游离态和结合态脂类所计算的指标在绝对值上存在差别,但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共同指示了青海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呈现降温趋势,受北半球太阳辐射量控制;早全新世(8~10 ka)较为干旱且干湿转换频繁,中全新世(8~2 ka)较为湿润且干湿状况稳定。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菌四醚膜脂的结合态比例受降解改造,表现为在干湿转换的时期,结合态比例极低,且较之稳定的湿润时期,频繁的干湿转换会导致古菌四醚膜脂由结合态转变为游离态,即频繁的干湿转换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失稳,造成土壤碳流失。4)高温裂解中,有机质会逐步降解。成岩降解对脂类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吸附态解吸附、结合态释放、大分子降解和残余有机质阶段。该过程会显著影响脂类的应用,例如: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随着降解过程持续减小,这会造成重建的温度和湿度偏低;基于细菌四醚膜脂构建的甲基化指数和环化指数受降解影响较小,而基于古菌和细菌四醚膜脂比值的干旱化指标会随着释放和降解过程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5)在应用脂类构建的代用指标时,还应该注意其他环境因子如氧气和pH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查土壤剖面中脂类发现,氧气状况会改变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四醚膜脂分布。因此,在应用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当其他因素如水文、pH变化较大时,利用脂类四醚膜脂重建温度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本文表明游离态和结合态脂类可以在各种地质体中区分不同来源有机质的储存和释放,因而在土壤和水体碳储存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另外,本文所展示的干旱区土壤的微生物来源有机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干湿转换会降低矿物对于脂类的保护,对于今后研究水碳耦合具有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大陆下地壳是大陆地壳生长和分异以及壳幔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地球上部分金属元素(如铜)的重要储层。俯冲板片来源的地壳沉积物熔体会与下地壳岩石发生相互作用或停滞在壳-幔边界,从而改造大陆下地壳的化学组成。同时,氧化的地壳沉积物成分加入至下地壳会影响其氧逸度以及变价金属元素(如Cu)的稳定,且Cu如何在下地壳中活化和迁移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探究大陆下地壳岩石的化学组成以及示踪俯冲板片来
学位
蛇绿岩代表着古大洋岩石圈的残片,豆荚状铬铁矿床是蛇绿岩中的特征性矿产。蛇绿岩和铬铁矿是探索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地幔不均一性、地球圈层相互作用、早期地球板块运动等关键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缝合带的多个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了一系列超高压-超还原矿物(例如金刚石、柯石英、碳化物、氮化物、超硅石榴石等)和壳源矿物(例如锆石、金红石、刚玉等)。这些特殊矿物组合为探索深部
学位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这次事件不仅造成了超过80%海洋物种发生灭绝,同时还促使古生代型演化生物群向现代型演化生物群转变。此次事件之后,一部分生物门类复苏较快,例如,菊石多样性在1百万年之后就恢复到灭绝前的水平;另一部分则较为缓慢,直到中三叠世才明显多样化,如腕足。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间以及之后的早三叠世,地球环境、气候异常波动。主要包括有大规模火山喷
学位
哥伦比亚超大陆是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大陆,大约在2100-1800 Ma期间,由全球各个克拉通聚合形成,并于1790-1300 Ma发生不完全裂解。其聚合时间与板块构造体制的演化甚至转换存在密切联系,而裂解过程中地球表部圈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对哥伦比亚聚合与裂解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板块构造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古-中元古代岩石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的演化。扬子板块参与了哥伦比亚
学位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和早三叠世极端动荡的环境限制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复苏,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地球生态才得以完全恢复,生物也真正重新全面复苏和辐射。因此,中三叠世作为记录大灭绝后地球生态环境完全恢复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近年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牙形石因其演化速率快和分布广等特点,可为年代地层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撑依据。为了建立华南地区中三叠世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本研究选取贵州、云南地区四条不同沉
学位
四川盆地震旦系至下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石油气勘探和储量增长的重要领域。论文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典型井区下组合震旦系灯影组和志留系石牛栏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观察和采集了代表性的灯影组灯二段、灯四段和石牛栏组碳酸盐岩储层岩心样品,同时采集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岩心样品;采用显微镜和阴极发光观察、原位微区稀土元素测试
学位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就了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地貌和水系格局,其抬升和扩展过程也主导了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演化,深刻的影响着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因此,对青藏高原和周缘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地壳运动,气候演变和人类生活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高原扩展的关键区域,地壳缩短变形和大型逆冲断裂
学位
对造山带内深部至浅部过程构造-热演化的精确厘定是地质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石墨是一种典型的层状结构,具有非常低的摩擦系数,而且随着温度升高,碳质物转变为有序化的石墨晶体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石墨能记录变质峰值温度并对岩石流变性起到弱化作用。然而对天然变形岩石中石墨的形成及其岩石、矿物变形的宏观与微观构造特征、流变弱化行为及机理仍然缺乏充分的认识。本研究选取新生代哀牢山-红河剪切带为研究区域,以其
学位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期间,海洋和陆地都经历了生物、环境和气候的重大转折。近年来,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相生物灭绝的模式、原因以及灭绝机制和与之伴随的环境变化等都达到了高精度研究水平;相反地,该时期陆地生物灭绝和古气候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陆相生态系统演变及极端环境事件探索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该重大地质突变期的生物演化,验证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全球
学位
<正>0 前言为满足航空航天工业的性能需求,氟弹性体(FKM)于50多年前被首次推向市场,相对于烃类橡胶材料,它们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更高,而力学性能则与之相当,这就赋予了其明显的性能优势。FKM胶料很快便被广泛用于汽车、石油和天然气、半导体及制药/食品加工行业的密封件和垫圈,其长期耐用性和可靠性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的。全氟弹性体(FFKM)提供了高温材料的下一个发展方向。首先发现的是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