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左心房大小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患者卒中、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随着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逐渐成为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段。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依旧较高,成为了我们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既往的研究发现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um anteroposterior dimension,LAD)与术后复发有很大的关系,左房越大,术后复发风险越高。但是这种相关性一定呈线性相关吗?在临床学习和观察中我们发现相较正常患者,左心房更小(特别是左房前后径<3.0 cm)的患者,其消融导管后复发率似乎也会增加。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进一步观察左心房前后径与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之间的关联特征,并分析不同心房大小患者之间的基线差异,尝试探索小心房与房颤复发的真实关系,为房颤诊治的临床策略提供充足的循证依据。方法:本项研究前瞻性地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54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19名患者失访,2名患者死亡,最终521名患者完成1年的随访并纳入最后的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集了其临床病史、实验室指标、心超检查指标及其他基线资料,并于我院专门的心律失常门诊完成至少1年的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比较不同心房大小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房颤消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复发患者相比,复发患者中持续性房颤的占比更高(22.7%vs.12.0%;P=0.003),平均左心房前后径较大(4.1±0.76 vs.3.9±0.53 cm;P<0.001),左房容积指数较大(34.81±13.88 vs.30.79±9.75 m L/m~2;P<0.001)。我们把左心房前后径以0.4 cm为单位将所有患者分为以下7个组:LAD≤3 cm,3.0<LAD≤3.4 cm,3.4<LAD≤3.8 cm,3.8<LAD≤4.2 cm,4.2<LAD≤4.6 cm,4.6<LAD≤5.0 cm和LAD>5.0 cm。通过分析发现,左房内径越大,左室内径(P=0.002)和左房容积指数(P<0.001)也随之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则随之降低(P<0.001)。另外,左心房大小与年龄(P=0.001)、BMI(P<0.001)呈现出一个正向的线性关系。左房扩大还与高血压(P=0.033)、心血管疾病(P=0.012)显著相关,并可能会提高糖尿病的伴发风险,但无统计学意义(P=0.070)。在多因素分析中,房颤类型(HR 0.64;95%CI:0.42–0.99,P=0.042)、左心房前后径(HR 1.52;95%CI:1.12–2.05,P=0.007)以及左心房容积指数(HR 1.19;95%CI:1.09–1.30,P<0.001)均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相较于对照组(3.4<LAD≤3.8 cm),各LAD分组调整后HR分别为3.88(LAD≤3 cm 95%CI:2.02–7.46,P<0.001),1.03(3.0<LAD≤3.4cm 95%CI:0.50–2.12,P=0.939),0.96(3.8<LAD≤4.2 cm 95%CI:0.52–1.77,P=0.901),1.36(4.2<LAD≤4.6 cm 95%CI:0.72–2.57,P=0.347),3.04(4.6<LAD≤5.0 cm 95%CI:1.67–5.53,P<0.001)以及4.07(LAD>5.0 cm 95%CI:1.93–8.60,P<0.001)。LAD在3.0–4.6 cm之间的患者复发率最低。当LAD<3.0 cm或>4.6 cm时,房颤复发率逐渐增加,整体呈U型曲线。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也证实了LAD与房颤复发存在非线性关联(P-Nonlinear<0.001)。类似的,左心房容积指数对房颤复发的影响也呈现出U型趋势。结论:左房前后径大小与左室结构和功能、年龄、BMI、高血压、伴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显著相关。房颤类型、左心房前后径以及左心房容积指数均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在3.4-3.8 cm及左房容积指数在25-30 m L/m2之间的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率最低,心房大小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风险之间的关联整体呈U型曲线。第二部分SAMe-TT2R2评分对使用华法令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与CHA2DS2-VASc评分对比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逐渐成为心房颤动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消融术后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tion,OAC)治疗是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关键,其中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s,VKAs),如华法令,已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及心源性卒中。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CHA2DS2-VASc和SAMe-TT2R2评分与使用华法令抗凝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相关。既往已有研究发现CHA2DS2-VASc评分可以作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然而,关于SAMe-TT2R2评分在使用华法令抗凝患者中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作用却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SAMe-TT2R2评分对术后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并与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对比。为将来能够在房颤诊疗过程中对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项研究共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304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集了其临床病史、实验室指标、心超检查指标、CHA2DS2-VASc和SAMe-TT2R2系统评分及其他基线资料,并于我院房颤门诊完成至少1年的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观察房颤复发与两种评分系统的关系,对比两种评分系统在房颤消融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性能,探究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相较于未复发患者,复发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更大(4.1±0.7 vs.3.9±0.5 cm;P=0.003),CHA2DS2-VASc[2(1-2)vs.1(1-2);P=0.002]和SAMe-TT2R2[5(4-5)vs.4(4-5);P<0.001]评分、持续性房颤(26.0%vs.12.3%;P=0.005)、心力衰竭既往病史(27.3%vs.3.1%;P<0.001)以及近期有抽烟史(32.5%vs.14.1%;P<0.001)的比例更高。随着患者CHA2DS2-VASc和SAMe-TT2R2评分的增加,其消融术后复发风险也随之增加。ROC曲线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12,95%置信区间为0.537-0.687,确定最佳诊断界值为CHA2DS2-VASc评分≥3分。SAMeTT2R2评分也显示出了相似的趋势。ROC曲线分析表明SAMe-TT2R2评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42,95%置信区间为0.575-0.708,确定最佳诊断界值为SAMe-TT2R2评分≥5分。Delong’s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评分系统在房颤消融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性能上无显著性差异(Z statistic=0.588,P=0.2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性房颤(HR:1.98;95%CI:1.16-3.39,P=0.012)、左心房增大(HR:1.54;95%CI:1.06-2.25,P=0.024)、心力衰竭既往病史(HR:4.57;95%CI:2.67-7.83,P<0.001)、近期吸烟史(HR:2.39;95%CI:1.35-4.24,P=0.003)、CHA2DS2-VASc评分≥3分(HR:1.99;95%CI:1.19-3.33,P=0.008)以及SAMe-TT2R2评分≥5分(HR:2.09;95%CI:1.34-3.28,P=0.001)均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持续性房颤、心力衰竭既往病史、左心房扩大和近期吸烟史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HA2DS2-VASc和SAMe-TT2R2系统评分可以作为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指标,最佳预测阈值分别为CHA2DS2-VASc≥3分以SAMe-TT2R2评分≥5分,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术后复发的性能上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室内声环境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隔声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装配式箱型轻钢结构房屋空气隔声性能,采用斯维尔软件计算、类比分析等方法对外墙板、房间隔墙和楼板的计权空气隔声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打包箱围护结构可基本满足民用建筑对空气隔声的最低要求。同时,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箱型结构非模数位置分隔的房间进行了隔声改造,提出的类声闸方案可
期刊
研究背景顺铂是晚期膀胱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以往人们认为顺铂对包括膀胱癌在内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依赖其对DNA结构的不可逆损伤作用。近来有研究发现顺铂除了能通过DNA损伤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组分来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但其具体机制和作用仍不明确。因此探讨膀胱癌顺铂治疗免疫效应,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顺铂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目的1.探讨顺铂相关免疫效应与膀胱癌内源性c
学位
研究背景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长期房颤状态容易造成左心房血栓(LAT)的形成,LAT是房颤患者发生栓塞事件的主要原因。当前的指南建议使用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患者进行栓塞风险评估,风险较高者应进行抗凝治疗。然而临床实践中,低风险的患者仍有发生栓塞事件的情况;且研究提示房颤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并不局限于CHA2DS2-VASc评分。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LAT的危险因素,优化其评估策略
学位
第一部分急性排斥组织病理特征对于移植肾预后影响研究背景:肾移植急性排斥,特别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微血管炎症是ABMR的主要病理损伤表现,国外文献报道微血管炎症及浸润的细胞类型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本研究首次分析比较了中国人群各类移植肾排斥反应中微血管炎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微血管炎症对移植肾功能和存活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
学位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一种的癌症。早期乳腺癌被认为是可以治愈的。手术治疗结合辅助全身综合治疗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有两种包括全乳房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局部扩大切除术(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BCT)。保乳术的范围小,对于患者来说造成的损害创伤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留住护乳房的外形,在充分满足了患者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标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肺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核糖体的功能失调有关。有关研究已证实:多种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在肺恶性肿瘤中上调,且核糖体蛋白基因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核糖体蛋白还被证明具有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或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功能。RPL32是核糖体蛋白之一,过去的研究显示它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它在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
学位
第一部分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白质高信号关系的横断面研究目的:明确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前瞻性收集的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数据。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
学位
目的:研究雌激素浓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RAS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调控机制,探讨雌激素浓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影响,分析有关基因表达改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形成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雌激素浓度进行分组,设置雌激素浓度为0的对照组和10-10、10-9、10-8、10-7、10-6mol/L的雌激素浓度处理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3天后收集细胞。
学位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者生化表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类固醇激素代谢紊乱导致的高雄激素血症被认为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提高了类固醇激素检测分析的性能,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尚缺乏全面描绘PCOS患者类固醇激素
学位
背景与目的: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变得更加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组织数量的减少和骨的微结构退化,从而引起骨骼强度下降的一种疾病,往往会增加骨折风险。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BMD下降,骨折风险增加。骨质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确认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包括骨折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