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的停走交通波演变特征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linjun0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研究并掌握交通流的演化机理和运行规律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要任务。“停走交通波”是指车辆在交通流中频繁加速或减速的现象,常伴随交通拥堵现象出现。对于这一常见交通流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降低城市交通安全事故率,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于建设绿色交通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缺乏对这一现象的诱因以及演变过程的微观研究。因此,本文将以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为基础,对停走交通波现象进行细致直观的分析。全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以NGSIM微观车辆轨迹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观察和分析,进一步阐释驾驶员在加速和减速行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对称驾驶行为,验证了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结果表明,非对称驾驶行为主要受到车辆性能限制与驾驶员特性两大因素的影响。根据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本文将车辆的运行状态划分为自由相、加速相、减速相、匀速相以及静止相,并通过速度—间距关系图详细分析车辆运行状态5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2)系统地阐述了停走交通波现象的诱因,并使用来自NGSIM车辆轨迹数据,以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停走交通波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停走交通波的演变与三个因素有关,即诱因、背景交通状况以及驾驶行为。当交通流中存在初始扰动(诱因),在一定的流量、密度条件下(如加速相或减速相)以及驾驶员行为特征差异(如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影响,停走交通波可能演变为增长波或消散波。另外,可以通过扰动过程中车辆速度的变化率以及扰动影响时间的变化率判别停走交通波的演变状态。  (3)分析了车辆变道过程中的驾驶行为特性,研究变道行为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车辆变道行为与停走交通波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变道相变预判过程与松弛过程的存在;在轨迹时空图中划分变道影响区域,并统计影响区域内净变道次数,定量分析了变道对交通状态以及停走交通波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状态与车辆变道行为密切相关,且停走交通波不仅受变道行为的影响,而且与背景交通状况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问题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综合平均技术深入到单分子水平,从静态现象和结果观测到在单分子水平动力学信息的获得。单分子检测(SMD)技术可以实现对单个分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获得微观个体分子的特性、分布状态以及运动变化的过程。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是目前使用较普遍且日趋成熟的一项单分子检测技术,而基于荧光强度的成像和分析,很容易受到激发光强度、荧光素浓度、光漂白等因素的影响。最近发展起来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本文是我在农村河道疏浚与吹填工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加以总结.其中竖井式退水口的施工也是关键性的工作之一.竖井式退水口能自由调节抛泥
铁路枢纽是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有关车站列车到发、客货运业务、技术作业、机车车辆检修的重要节点。吉林铁路枢纽位于我国东北东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铁路枢纽由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品牌也走过了跌宕起伏的七十年。从大历史的观念来看,七十年里中国品牌走出一条从发展到停滞、从停滞到近乎消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历程。中国品牌的成长是消费、产业、媒介、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多元构造的产物,鲜明地反映了七十年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七十年的品牌发展中,国企品牌和私企品牌交错并行,共同推动了中国品牌走向壮大。中国品牌的发展是生产力、消费力、传播力和创新力四种力量平衡发展以及市场和政府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高科技装备对新型材料的要求,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尖端科技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复合材料结构特点,其损伤机理、失效形式等都与普通材料不同,因此
对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用3%的高渗盐水进行压力雾化诱导排痰获取呼吸道深部痰液,检测痰液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显示,使用3%的高渗盐
期刊
随着航运业不断地发展,船舶日益趋于大型化、智能化,同时,人们对海上运输的效率也提出了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运输的高速化,还要满足运输成本的最低化。这对致力于航运事业研
目的 观察自主专利桡动脉压迫器联合凝胶蓄冷冰袋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减轻患者肿胀、疼痛及提高舒适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道路交通事故逐渐成为影响民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国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引起交通事故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据世界范围内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