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创伤——“伤痕文学”新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n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叙事”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持续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作家无法回避的历史问题。“伤痕文学”则是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最先开启对“文革"创伤进行历史记忆的文学思潮,“文革叙事”之一种。今天大陆学界一般谈到的“伤痕文学”主要是指暴露“文革”动乱给国家、人民造成灾难和心灵创伤的小说,它们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和悲剧色彩。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史意义,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讨论。有人称其为“暴露文学”、“感伤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也有人誉之为“报春的燕子”、“新时期文学的先声”等,给予极高的评价。“伤痕文学”研究,就是基于对这些作品的讨论发展而来的。自1978年第2期《文艺报》刊载以洪《是“暴露文学”吗?》一文后,引发了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关于“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讨论。而后在北京召开的《文艺报》座谈会,讨论《班主任》和《伤痕》,“伤痕文学”的提法便开始盛传。伴随着“伤痕文学”概念的确立和有关“歌颂与暴露”问题讨论的深入,“伤痕文学”研究的热潮勃然兴起。虽然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伤痕文学”开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暴露社会主义真实悲剧和以情动人的特点,同时也注意到它作为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内容素材、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缺陷;但是,多数研究者都喜欢把其作为文学作品或是文学思潮史来研究,鲜有把其作为“文革”的一种叙事进行论述的。鉴于过去有关“文革记忆”的研究成果多偏于全景宏观的描述,过多的局限于风格流派层次的讨论,而忽略了其作为社会历史转折期的链条作用和承载大众对历史创伤记忆的文化表征,本文拟从“伤痕文学”研究的历程回顾入手,探讨“伤痕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演变、八十年代文化热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之间的关联性,在理性思考中,进而对“伤痕文学”进行重新审视,把“伤痕文学”置于历史过渡时期背景下重新考量其从“历史”到“现实”的文化意义。通过关注“瞬间”与“私人”、具体而细微的角度,试图展现那不大为今人关注的另一种有关“文革记忆”的文学潮流的风貌。   与此同时,另一个讨论课题则是对“文革”创伤的研究,而“文革”对年青一代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历史课题,这是“文革”留给中国的创伤,创伤与记忆是中国全面反思的历史命题,心灵受害者与精神拯救者的辩证关系持续地拷问着中国人,刺激和促发了中国的当代文学。文学对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历史创伤的追问,最重要是在没有煽情和麻醉的前提下,怎样去呈现创伤本身。这个过程最困难在于经历创伤的本身,创伤意味着你不能精确地呈现和表达关于经历、行为、心理和身体伤痕的范畴。因此,我们看到:“文革”结束后的文学家,他们是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历史和公共的历史创伤,尽管他们被其他文学家看成是政治艺术家,但他们敢于涉足这些禁区,他们通过文学记载说出来,可以说是开先河般地直接把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出来。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伤痕文学”研究的历程。把研究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即:(一)勃兴时期(1977—1987)。这一期间发表的关于“伤痕文学”的论文有90余篇。这些论文大多围绕“歌颂与暴露”、文学是否应该反映社会主义真实悲剧两个论题来探讨“伤痕文学”这一问题。(二)淡出时期(1988—1998)。这一时期讨论“伤痕文学”的研究论文明显减少,约有17篇文章,大都是对“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进行宏观的论述,以及对它的兴起、演进和文学意义进行探讨。(三)再兴时期(1999-2009)。这一时期,由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可喜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又开始回顾过去,对“伤痕文学”的研究又呈现复兴景象,涌现出的研究论文有75篇左右。我们注意到有不少研究者把“伤痕文学”置于流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评述。   第二部分:分析“伤痕文学”研究的关联问题。关联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即“伤痕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演变的关系;“伤痕文学”与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关系;“伤痕文学”与作家的创作心理的关系等,在对这诸种关联进行理性的思考中,正确理解“伤痕文学”产生的文化场。   第三部分:重新对“伤痕文学”进行审视。在梳理了“伤痕文学”的研究历程和它产生的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之后,我们由此重新审视“伤痕文学”,就会发现,处于文学流变中的“伤痕文学”自问世之日起所经历的无数争议,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伤痕小说的创作类型、表现手法等内部问题进行探讨的。本文着重围绕过渡时期背景下的“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在文学断代中的意义、“伤痕文学”的“历史”与“现实”观照等问题,试图把“伤痕文学”看成是“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的文学形式来解读,借助它反映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重新阐释它在文学断代中的特殊意义。   本文将“伤痕文学”这一特殊时期定义为一种“过渡状态下的文学徘徊期”来研究,目的是试图通过各种联系来打通其与“五四”新文学传统,“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以及之后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中,“伤痕文学”是这个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链条。
其他文献
“70后”作家从出现至今一直是媒体和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它最早被提出是在1996年2月,陈卫主编的民间文学刊物《黑蓝》上,至此便有了关于“70后”作家的一系列争论,关于“70后”
1898年,马建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出版。马建忠意在揭示汉语的规律,希望能借助语法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使孩童尽快掌握学习语文,从而学习先进的科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电影可以说把主观性、象征性、反叛性等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从1988年捧回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以来,张艺谋及其影视作品成为
8字形圈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气缸活塞用双向往复密封圈 ,它的截面形状象一个 8字 ,其外径部分呈 0形圈状 ,内径部分呈一梯形 ,中径部分呈一矩形 ,和传统的汽缸用密封如 :0形
本文试图以九十年代以来的都市文化景观为主要线索,从日益丰富的都市消费欲求的角度,来研究张欣文本中体现的都市女性生存的种种困境以及张欣对都市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不断探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郝国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其创作从一开始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目前的学术界对郝国忱的创作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肯定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
学位
作为一种迎春仪式,乾州春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于立春之时举行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礼仪。春会迎春的目的是驱瘟逐疫、迎春纳福,是一场社区全民狂欢的春天盛典。从民间文艺角度看,乾
建炎四年(1127—1130)间,在高宗避敌求存的立国思想的主导下,面对金人步步紧逼的军事进攻,南宋政府不断地逃亡南迁,政治也因此极不稳定。而其内部持续加强的党争与频仍发生的兵变
“太丰保”是我研究所针对各种果树研制的一种高活性、最新型的水溶肥料。“太丰保”内含极强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协调平衡果树内源激素的分泌,并能激活其SAR(系统抗性)基因表达,所以能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在果树上的应用有多重效果与作用,达到一肥多效。  一、在苹果上的作用效果  1.现蕾期使用,有促进花蕾发育和减轻霜冻伤害的作用,能使果树花朵质量提高。2.花蕾期使用,有耐低温,减轻晚霜伤害,提高花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