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会议电话语音改善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语音通信(如视频会议系统和免提电话等系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回波消除和语音增强技术成为世界各大通信公司竞争的热点。本文结合作者在ATMEL公司从事语音信号处理和会议电话系统开发的研究工作,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基于Diopsis740(DSP处理器)的会议电话语音增强方案。 论文首先研究了用于声音通信系统中的声回波抵消技术。声回波抵消通常采用由自适应滤波器组成的声回波抵消器来实现。文章具体比较了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NLMS)算法、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的性能,提出了适合DSP的高性能且快速运算的频域块处理LMS(BFLMS)算法。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又比了较几种双端检测算法,选取了性能最优的双阈值算法进行双端检测。最后,在基于Diopsis740的会议电话系统上进行了算法实现。 论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声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声阵列是指由若干个传声器或扬声器按照一定的几何结构排列而成的阵列系统,基于声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主要是依赖于波束形成技术。论文对几种较为典型的波束形成技术:延迟求和波束形成技术、恒定指向性波束形成技术、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的总旁瓣消除技术、以及后置滤波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各种主要技术算法的计算机模拟,对其在Diosps上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包括: 1.比较分析了多种自适应滤波算法和双端检测算法; 2.提出了适合DSP的高性能且快速运算的频域块处理LMS(BFLMS)算法和双阈值双端检测算法,结合这两种算法算法,实现了对包括Diopsis在内的DSP处理器进行快速回波抵消: 3.研究了阵列技术在语音增强方面的应用; 4.比较了总旁瓣消除技术和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后置自适应滤波器噪声消除算法; 5.分析了阵列增强技术在DSP处理器上的应用。
其他文献
CM(constantmodulus)算法,也叫恒模算法,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它可以省略掉为了获取信道信息而发射独立的训练序列,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资源。恒模算法是一种高阶
随着IP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超过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了向移动用户提供很好的移动数据业务,传统的针对静止主机的Internet需要引入移动的支持。移动性
本论文讨论了PCI总线技术,新一代高速互连总线技术——StarFabtic技术以及光纤传输技术。并以这些理论技术为基础,实现了高速数据分发系统。数据分发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新一代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很高的频带利用率,很高的传输速率,并且可以有效的克服多径衰落。
本文对音频信号信息隐藏及数字水印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首先给出了信息隐藏的基本理论,它是各种音频信息隐藏算法实现的基础。其后对几种常用的音频数字水印技术-最不重
近年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无线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促进了用于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
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MRI由于其对人体无辐射损伤,多参数成像,任意截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
本文研究了无线视频编码算法,主要研究精细分级编码(FGS)算法。通过对MPEG-4标准下各种算法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最近的H.264标准下的研究现状及其由J.Ascenso,F.Pereira等人在H.
无线信息理论安全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物理层安全得到了广泛关注。安全容量存在概率是衡量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的关键参数。本文基于协作通信模型和窃听信道
Ad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对等网络,具有自组织、快速展开和移动等特点。在无线AdHoc网络中,所有用户共享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用户接入信道的随机性,以及数据的传输需要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