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相异的择偶倾向与自我不一致的关系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首先编制了一个大学生人格形容词量表,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有三个维度:利他品格、积极主动—消极被动、自我中心.该研究通过在大学生中施测自行编制的大学生人格形容词量表和SES自尊量表,检验了由该模型引出的四个潜在假设:(1)相异的择偶倾向与自我不一致正相关;(2)理想恋人与理想自我正相关;(3)自我不一致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尊负相关;(4)相异的择偶倾向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尊负相关.结果表明,相异的择偶倾向与自我不一致正相关;自我不一致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尊无显著相关;一般意义上的自尊与相异的择偶倾向无显著关系;理想自我与理想恋人有很高的相关.该研究的结论基本验证了由Kenrich&Douglas的理论模型引导出的假设一和假设二,但由该模型引导出的假设三和假设四未得到验证.该研究最后据此作出讨论.
其他文献
自我决定理论是动机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将人的动机分为无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无动机到内在动机是一个自我决定程度的连续体,三种基本心理
有关类比迁移的研究表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其中包括数学知识,培养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应用小学数学应用题,共分三个实验,对三种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一一进行探讨.结果
该研究以选股决策作为具体的实验任务,通过三个实验考察备择方案的效价水平与被试体验到的冲突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它对股票新手个体和二人群体解决选择冲突的影响,揭示决策冲
该研究用故事-图片法考察5-8岁儿童"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初步发展,同时考察这一能力与儿童的言语智力及社交技能的关系.结果发现, 儿童在8岁左右获得初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
元认知是个体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主动管理和积极调控.该研究力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综合已有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元认知三要素(元认知
该论文借助社会认知研究的前沿方法——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对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中介过程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作者更好地认识未成年人的攻击行为行为一些
该研究是针对北京、深圳、台北三个城市的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人格特质而进行的相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548人参与调查,可供使用问卷为329份(占60﹪).问卷
期刊
该研究将几个涉及不同选择任务的知觉研究范式引入负启动研究中,综合考察了启动刺激的靶子选择与探测刺激的靶子选择对负启动的影响,共包括8个实验,并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