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利弊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具有较为规范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但是,由于报刊阅读课程的特殊性,如报纸的时效性,教材不易编写和更新,加之课程需求“新”的特点突出,教材还未能满足师生需求。因此报刊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特别是时事新闻作为补充教材,在文章选择、编改、长短、生词量、语言点等方面均缺乏科学地规范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多做尝试,并随时做出调整。因此,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17年,美国关键语言奖学金CLS西安项目中级报刊阅读课为对象,研究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补充材料授课的利弊。本文采用分析法、对比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选择原则、文章篇幅、容纳的生词量、出现的语言点等进行探讨,同时也对网络新闻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做一分析。对于补充材料与教材中已有的语料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对比,最后总结出选择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四个原则是:第一,以积极向上的内容为主;第二,选取与文化结合紧密的文章;第三,篇幅以短小精悍文字少于教材课文为宜;第四,内容上与教材课文话题一致且兼顾学生兴趣。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三个优点是:第一,语言生动,及时快捷;第二,内容丰富,方便查找;第三,免费便捷,信息量大。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三个缺点是:第一,文字疏于推敲锤炼;第二,内容真实性不可控;第三,表述方式不可控。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美国关键语言奖学金项目总体情况,以及2017年,美国关键语言奖学金西安项目中的具体情况:第一,项目教师队伍介绍;第二,项目课程设置;第三,项目对报刊课的教学要求。第三章简要介绍了报刊阅读课的定位和课程所用教材的现状。第四章讲述网络新闻作为报刊阅读课补充材料的可行性与选择原则,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即利弊。第五章是网络新闻作为补充材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方式,分析预期效果的实现度。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研究所得结论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次模拟口译实践采用的语料截选自凤凰卫视经济类节目《钱沿阵地:人民币汇制改革启示录》。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节目内容讲述,二为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该语料文体形式
翻译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学术科研实践的繁荣发展,对学术文本翻译的需求量也急速上升。然而,目前学术论文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这对学术论文翻译
邵懿辰(1810-1861),字映垣,號蕙西,又號位西,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晚期文學家、經學家和藏書家。從政十二年,歷仕道光、咸豐兩朝,官至刑部員外郎。咸豐十一年,太平軍
本文题材为翻译报告,所翻英语文本节选自第三版《国际教育学百科全书》。该书为一部教育学领域的百科型学术论文合集,编选论文皆为交流性学术论文,具有极强的学理性、客观性
理论能量密度与汽油相近的锂-氧电池,由于存在着过电势高、循环稳定性差、往返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上述问题与正极材料表面发生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设计结构合理的正极材料和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可以有效改善正极的催化活性,从而提高锂-氧电池的综合性能。正极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性质及表面活性位点的数量,而正极表面的性质
中古时期,士族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表现活跃,占据着社会的高层。除了我们熟知的琅琊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第一流高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次
行吟诗歌是一种由创作者自己创作、谱曲并演唱(一般为吉他伴奏)的抒情诗。20世纪中期俄罗斯行吟诗歌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流派,行吟诗歌就像是一面镜子,折
本报告主要结合阐释学理论,采取不同翻译策略来解决笔者在翻译《阿玛代尔》选段的实践中所遇到的四个困难。阐释学最初意义有解释之意。阐释学与翻译的关系也是源远流长。《
玻璃瓶容器在医学、化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人工检测玻璃瓶缺陷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使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眼完成缺陷检测已经成为玻璃瓶缺陷检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瓶检测设备不如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视觉检测设备先进。但是,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外的进口机器视觉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导致了该类设备的工业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玻璃瓶缺陷检测和缺陷范围
《古文苑》是先唐文學研究中的重要文獻,歷來受到學者的重視。關於《古文苑》的文本來源問題,一直眾說纷紜。明清以來學者,尤以四庫館臣爲代表,普遍認爲其中詩文多從類書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