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gqfigh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3.69亿公顷,而中国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大概有1.217亿公顷,用占世界9%的耕地供养超过世界21%的人口,采取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增加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量并提高其稳定性以提升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已迫在眉睫。以稻麦轮作制度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土壤地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最新的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而非有机碳本身的化学抗性。因此,将土壤有机碳整合到土壤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活性矿物结合,或者埋藏到深层土壤中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稳定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在土壤及沉积物中氧化铁矿物保存和稳定了超过20%的有机碳。然而,季节性干湿交替引起的氧化还原循环对土壤氧化铁的转化和累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其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稻麦轮作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土体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含量的变化,研究了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过程;氧化铁的转化和累积过程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周转过程。基于短期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土体及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利用固体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土体及土壤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的化学结构组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质谱技术,研究了土体及土壤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显著地(P<0.05)提高了 土壤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的含量,且水稻收获季土壤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的含量均显著地(P<0.05)高于小麦收获季,并随培肥时间而持续显著地(P<0.05)增加。稻麦轮作系统中季节性的干湿交替有利于氧化铁的氧化还原转化和弱晶质氧化铁的累积。施用有机肥显著地(P<0.05)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量,提高了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促进了水稻季淹水条件下微生物以更多的铁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土壤有机碳过程的发生,加速了氧化铁的还原转化。小麦季好氧条件下,有机碳与弱晶质氧化铁相互作用可能不利于弱晶质氧化铁的进一步结晶,因此,促进了弱晶质氧化铁的累积。土壤有机碳与弱晶质氧化铁在稻麦两季土体和团聚体水平均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变差分解分析表明,在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解释了 52.57%的土壤有机碳的变异,施肥处理和季节也显著地(P<0.001)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变化。2、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显著地(P<0.05)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量和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且水稻收获季土壤微生物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显著地(P<0.05)低于小麦收获季。土壤微生物量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微生物在团聚体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变差分解分析表明,施肥处理和季节分别解释了 11.32%和7.05%的土壤团聚体的变异。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施肥时间的持续而显著地减小,且小麦收获季显著地(P<0.05)高于水稻收获季。单位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量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单位土壤有机碳中微生物的量可能是反映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土壤微团聚体中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显著地(P<0.05)低于小团聚体和大团聚体,而粉砂粘粒组分中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最大。弱晶质氧化铁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著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稳定土壤有机碳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固体13C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表明小麦收获季土壤烷基碳与烷氧基碳的比值显著地高于水稻收获季,且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然而,芳香碳的相对强度在水稻收获季显著地高于小麦收获季,且在微团聚体和小团聚体中的相对强度显著大于粉砂粘粒组分。有机碳的芳香性与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之间存在显著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芳香类有机化合物是13C丰度较低的有机化合物。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的芳香性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与δ13C之间存在显著的(P<0.001)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可能选择性保护13C丰度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4、不同土层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间均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而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矿化速率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单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的百分含量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微生物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芳香碳的相对强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烷基碳与烷氧基碳的比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的芳香性间存在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与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间存在显著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可能选择性保护13C丰度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5、稻麦轮作系统中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浓度,也相应地提高了可溶性Fe、A1及Si并降低了可溶性Ca的浓度。可溶性Fe、Al及Si与土壤DOC呈显著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可溶性Ca与土壤DOC呈显著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DOC主要是与Fe、A1和Si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矿质复合胶体从而稳定了土壤有机碳。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能谱分析(SEM-EDS)表明单施化肥主要提高了 Ca键合的土壤胶体有机碳,而施用有机肥主要提高了 Fe、Al键合的土壤有机碳。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能谱分析(TEM-EDS)进一步表明施用有机肥降低了晶型Fe的纳米矿物(黑斑区),相应的提高了非晶型Al和Si的纳米矿物(灰斑区),而单施化肥提高了晶体Fe的纳米矿物(黑斑区)。因此,我们认为稻麦轮作系统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将与粘土矿物结合的晶体Fe纳米矿物氧化还原转化为弱晶型或非晶型Fe纳米矿物,从而增加稻麦轮作的水稻土土壤胶体有机碳的稳定性。综上所述,稻麦轮作季节性干湿交替引起的氧化还原循环有利于氧化铁的氧化还原转化和弱晶质氧化铁累积,施用有机肥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作用。稻麦轮作的水稻土土壤团聚体经历了季节性的团聚-分散-重团聚的动态变化。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相对稳定,而粉砂粘粒中的有机碳最不稳定。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化学保护是土壤有机碳长期封存的内在机理,施用有机肥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保护作用。长期的稻麦轮作并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封存和稳定。小麦收获季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大于水稻收获季。弱晶质氧化铁在稻麦轮作的水稻土氧化还原表层优先选择性保护13C丰度相对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而土壤溶液中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可能随土壤水分向下迁移并在深层土壤中累积下来。土壤DOC主要与土壤可溶性Fe、Al、Si密切相关。施有机肥提高了与Fe、Al结合的稳定的有机碳,而降低了与Ca结合的有机碳。此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降低了胶体中晶型Fe纳米矿物的含量,相对增加了非晶型Al、Si纳米矿物的含量。
其他文献
黑枣,学名君迁子,是中国传统的功能性食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对多种疾病都具有积极的功效。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生物转化手段,在提
<正>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涉及地矿、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化工、建材等各工业部门,是资源勘查最主要、最直接的技术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幼儿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学习方式之一,它着眼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科学、全面的提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正> 《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是《九章》中最短的一篇诗作。屈原在这首诗中,对橘的特性和形象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热情歌颂橘树"深固难徙"、"秉德无私"的高贵品质。诗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的奠基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庞杂,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的披露方式已不能
PIFs (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是一种能与光敏色素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具有基本的螺旋-环-螺旋结构,它是光敏色素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有着重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背景,通过技术现状分析,全面阐述了地源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及热点问题,最后指明了地源热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住宅的需求不再是有房住即可,而是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相应提升。目前,我国存量住宅已达到一定上限,经过提质的存量住宅开始活跃。
面板堆石坝现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一种比较经济的坝型。随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发展,面板堆石坝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然而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面临着
媒介是区分社会形态的标志之一,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往往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①信息传播形式被媒介产品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微信凭借其精准性和私密性的传播特征,兼备社交、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