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牛MSTN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贵州本地黄牛(威宁牛、关岭牛、思南牛)、贵州杂交牛和安格斯牛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克隆MSTN基因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PCR-SSCP法、PCR-RFLP法结合直接测序法筛选MSTN基因多态位点,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MSTN蛋白浓度并与不同品种牛MSTN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分析了MSTN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有关联性的多态位点,为MSTN基因在贵州优质黄牛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贵州杂交黄牛MSTN基因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克隆贵州杂交黄牛MSTN基因cDNA序列,发现4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3个为错义突变:外显子1第76bp A→G突变引起天冬酰胺变为天冬氨酸,外显子1第79bp处A→G突变引起丝氨酸变为甘氨酸,外显子3第1066bp处G→A突变引起谷氨酸变为赖氨酸;外显子2第267bp处A→G突变为同义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杂交黄牛MSTN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与普通牛基本一致,具有一个跨膜结构区域,在信号肽区域含有酸性亲水性蛋白,蛋白理论大小值约为42.43k Da;通过基因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结合motif、蛋白保守域和结构域分析认为MSTN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但存在遗传多样性。3个错义突变位点的出现,导致其m 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发生改变;同义突变引起密码子偏好性发生改变。2.MSTN基因多态位点分析采用PCR-SSCP法结合直接测序法,在贵州本地黄牛、杂交牛和安格斯牛中筛出3个多态位点,分别为:位于EXON1上的g.6279107 G>C突变,处于CDS区第111位,形成2种基因型GG和GC,威宁牛在此位点为低度多态(PIC<0.25),关岭牛与思南牛为中度多态(0.25<PIC<0.5);位于EXON2上的g.6281238 T>C突变,处于CDS区第414位,产生3种基因型TT、TC和CC,威宁牛、思南牛和安格斯牛在此位点均为中度多态;位于EXON3的g.6283933 A>C突变,处于CDS区第1077位,构成3种基因型AA、CA和CC,威宁牛、关岭牛和思南牛均为中度多态。但是利用PCR-RFLP法未在4个品种牛和杂交牛群体的MSTN基因5’非翻译区筛出多态位点。3个多态位点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能提供合理的遗传信息。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3个SNPs间不存在强连锁平衡,单倍型分析表明3个SNPs可以构建6个单倍型和13种双倍型。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SNPs引起密码子偏好性和m RNA二级结构、稳定性发生改变,以及外显子剪切增强子的改变。3.MSTN基因多态位点与血浆MSTN蛋白浓度相关性分析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牛血浆MSTN蛋白ELISA检测结果表明杂交牛MSTN浓度显著低于关岭牛、思南牛MSTN浓度(P<0.05)。将3个SNPs位点与所测MSTN蛋白浓度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2个多态位点与MSTN蛋白浓度有关联。其中,威宁牛与关岭牛、思南牛MSTN浓度在g.6279107 G>C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极显著差异(P<0.01);威宁牛与思南牛MSTN浓度在g.6283933 A>C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将3个SNPs位点产生的13个双倍型与MSTN浓度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H3H5双倍型个体MSTN浓度显著低于H1H5、H3H4双倍型个体(P<0.05)。杂交牛血浆中MSTN浓度低于贵州本地黄牛血浆MSTN浓度也说明了杂交牛生长快的主要原因。4.MSTN基因多态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将4个品种牛和杂交牛群体的MSTN基因筛选出3个多态位点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只有2个位点与生长性状存在关联性。在MSTN基因g.6279107 G>C突变中,威宁牛GG型个体的胸围、管围及体高都显著高于GC型个体(P>0.05);在MSTN基因g.6281238 T>C突变位点中,威宁牛TT型个体的体重与体高显著高于TC型个体(P>0.05);安格斯牛TT型个体、TC型个体的胸围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思南牛杂合的TC型与突变后纯合的CC型,且TC型各生长性状指标都高于CC型个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贵州杂交牛在此位点只存杂合的TC型个体。初步认为g.6281238 T>C突变具有影响贵州本地黄牛生长性状的潜力,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与牛生长性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刺络拔罐法联合培土清心方治疗心火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以病情严重程度(EASI)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瘙痒评分和失眠评分为次要指标,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治疗AD的临床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拓展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经过筛选后共收集80例符合纳入
目的:以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西医内分泌+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并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将中西医结合实验组与西医对照组进行对照,通过多种评价量表、抽血化验、影像学结果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客观而综合地评价二者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研究补肾壮骨法改善晚期前列腺癌并骨质疏松患者骨质流失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01月至2017年09月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晚
秸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秸秆绿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B0(常规施肥)、B1(常规施肥+生物炭4 t/hm2)、B2(常规施肥+生物炭8 t/hm2)、B3(常规施肥+生物炭12 t/hm2)和B4(常规施肥+生物炭16 t/hm2),在水稻成熟期进行测产采样,并对土壤样品开展室内测定,研究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黄壤
目的:本研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枢性眩晕患者的回顾性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枢性眩晕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证型分布、中药用药规律等,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对眩晕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中枢性眩晕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联众病案系统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居住地区、发病季节、发病诱因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有限元研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之间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的差异,给出不同骨量患者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的一般范围区间,探讨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椎弓根大小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骨密度、不同规格螺钉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稳定性的影响,为术者提供价值信息。方法:(1)前瞻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0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特征,评估手术的治疗价值,研究其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54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根据术前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通过对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术前术后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后患者血压缓解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反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其症状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精神压力,心理质素下降的表现,在相关的文献都有记载。西医对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与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有较大关係;而中医主要依据其症状和特征,进行辨证论治,故疗效较西医显着,且其症状不易反复,副作用少,较为符合现代人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本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劳绍贤教授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他的理论体系和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运用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肺癌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评估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肺癌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益气养血补髓膏的主要药对“党参-黄芪”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机制。方法:1.选取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膏方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干预期间指导患者合理作息、适当运动),膏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服用方法:10g/次,每日
目的:针对轻中度寻常痤疮人群,采用中药颗粒冲剂、中药面膜联合健康教育的中医药综合干预技术方案,进行规范应用和科学评价,全面观察方案对于目标人群痤疮控制情况及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及安全性,形成适合在医疗结构及养生预防保健机构推广的方案与标准。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检索2000-2016年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对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中药面膜剂型、中药面膜药物成分、中药
目的:基于治未病思想,以“冬病夏治”中医理论为指导,观察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包(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膏方)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评价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包治疗老年慢阻肺稳定期的临床优效治疗方案,通过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包治疗方案的推广,为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为随机、空白对照、单中心的优效试验,拟纳入本院住院/门诊共60例60~85岁的老年慢性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