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与致知——《近思录》为学之道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思录》是朱熹、吕祖谦采撷北宋四子之语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道学纲要,与其说它是四子思想精华的缩影,不如说它是编者借四子言论而有意建构的道学体系,这才是《近思录》最具原创性的学术价值。通过主编朱熹的精心编排,《近思录》不仅清晰勾勒出了一个始于道体经由内外进修之道而直达圣贤境界的道学体系,也彰显出了其区别于传统儒学的独特道学特质。本文立足于《近思录》中最易把捉且最为基础的为学之道(卷二至卷四),以条目分析与义理解读的方式进一步探析道学视阈下的为学观,以期真实还原《近思录》为学之道在学术发展史中的地位。
  《近思录》卷二至卷四呈现的是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为学之道,卷二以开阔的视野总结了为学的旨归、次第、通途及态度等,为学路径已相当完整,而卷三“格物穷理”与卷四“存养”又将卷二未曾深入剖析的致知与涵养两大为学路向发挥到极致,显明了编者的深远用意。卷三“格物穷理”篇旨在以格物的方式致知明理,于事事物物中穷理,尤其强调格经书之理,具有极强的认知色彩。卷四“存养”篇意在以涵养的方式完固德性,不仅要于心上做工夫,还要注意内外的交养贯通,表现为渐修的涵养体系。合而言之,卷三与卷四实为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两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涵养心性,两者互发为用,建构起了以心性论为特色的道学为学之道。
  道学家建构起的以致知涵养为方的为学观充分体现了包容与创新的精神,它是在佛老心性论的冲击下创造性的吸取汉唐经学精髓以复归先秦儒学道统的集大成之作,诚为儒学为学之道发展史上的一大巅峰。而《近思录》为学之道提供的致知与涵养进学之阶历久弥新,直至今日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各种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上亿人次。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职业教育的充
学位
2008年5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公共档案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转折点。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行政机关、公共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协调配合。然而从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现状来看,三者对各自在这项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职责分工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对于公共档案馆来说,《条例》
救赎论是基督教神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关于救赎的理论是基督教神学真正的核心所在,每一位神学家在就任何一部分建构自己的理论时,最终都要指向如何给出关于救赎的解答。亚历山大里亚的奥利金(Origen of Alexandria 185—254 C.E.)是教会史上第一位系统神学家,同时也是古代东方教会最伟大的教父。他一生致力于圣经注释,其独特的寓意解经法影响深远。奥利金持有的救赎观是普救论,即
学位
所谓“无心人”(zombies)是一种设想的系统,它同人类在物理和功能的方面完全相同,但缺乏意识,并且承认其在逻辑上存在。哲学意义上的“无心人假设”是早在1974年由科克(R.Kirk)提出。无心人假设的提出对心灵哲学的很多问题产生了影响,如意识的功能问题,他心问题以及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之间的争论。然而科克提出的“无心人假设”只强调无心人逻辑上的可能性,诉诸于直观的无心人未能获得学界的过多关注。
学位
汉娜·阿伦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极具争议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她的哲学思想既受到其师雅思贝尔斯的影响,也是对海德格尔哲学的一种回应。经历了纳粹大屠杀之后,她从对极权主义的思考出发,发展出一系列丰富的哲学理论,其中行动理论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行动概念是阿伦特政治理论的核心要素,也是阿伦特用以抵御极权主义的最有效武器之一。二十世纪德国纳粹的残酷暴行以及战后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促使阿伦特不断反思那个时代爆发这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是蒯因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蒯因在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整体论原则,对意义概念和语言的理解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说明。蒯因认为,不同的翻译手册之间没有对错之分,并且翻译的不确定性对母语也成立。对任何语言中的任何句子的意义,都可以给出一种以上不相容的解释。通过这一论题,蒯因否定了所谓“语言的博物馆神话”和意义实体的存在。这一论题激起了大量争论,使得哲学家们重新审视意义问题。
学位
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之一,孟德斯鸠站在时代的角度上对专制王权、宗教压迫进行了严厉地批判。他最为著名的学说就是“三权分立”,他希望通过对权力地制约与平衡达到公民政治自由的目的。  但是,本文通过对孟德斯鸠主要著作地研读,发现孟德斯鸠思想中的“自由”观念并不仅仅体现在政治这一个层面上,即并不只有“三权分立”这一概念才体现了他的自由思想。他更大的贡献在于:他认识到无论知识、技能或逻辑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学位
19世纪自然科学风行,但是精神科学的地位却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之下,狄尔泰提出了“自然需要说明,而精神需要理解”的观点。他对理解与说明进行了划分,以“说明”作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以“理解”作为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从而使精神科学具有了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立性地位。狄尔泰这一思想的价值与重要性无疑是不可估量的。正是因为狄尔泰的这一划分,使得“理解”成为精神科学体系不可撼动的方法论基础,促使当时的精神
学位
本文对尚秉和先生的易学体例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梳理其“以象解筮”和“本易理以诂易辞,由易辞以准易象”的解易原则。通过对尚秉和先生著作的研读并与古今其他易学大家著作进行对比从而对尚秉和先生“与先儒十七八不同”的易学体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工作。论文以期全面、准确、系统地呈现尚秉和先生对于易学特别是象数易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对尚秉和先生之解易体例的梳理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尚秉和先
学位
朱陆之争是继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的又一学术争鸣的代名词,虽然跨越了八百余年,时至今日,仍然是研究宋明理学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本文在以往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经典解释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朱陆之争,即对朱陆二人在各自的经典系统、道统,在一些具体经典著作内容解读上的分歧,以及二人阅读经典的方式上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尝试探索朱陆之争对南宋经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为了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