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代山水诗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蕴涵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既是诗人艺术精神的体现,又是诗人抒情言志、阐发心灵的物质载体。它分为“狭义的山水诗”和“广义的山水诗”两种。山水诗的渊源需追溯至《诗经》、《楚辞》、汉赋,《诗经》、《楚辞》、汉赋中都有一定的自然山水景物描写,它们虽然还不是纯粹的诗,但却为山水诗的产生提供了充足宝贵的养分。中国第一首以歌咏山水的壮大与辽阔为主要题材的山水诗是曹操所写的《步出厦门行·观沧海》,其笔力雄健,描写得山水沉雄健爽、生动饱满、气象壮阔,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在桂林古代山水诗中运用了大量色彩来表现桂林山水奇特的风光,创作手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桂林古代山水诗的艺术美。自然山水是五彩纷呈的,咏叹桂林山水景物的桂林山水诗具有色彩美。桂林山水诗中不仅有大量捕捉山水景物的色彩,而且这些色彩相互映衬、调和和对比,烘托出色彩斑斓的山水世界,在诗中描绘出一幅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色彩明艳的美丽图画。从表现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等。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对山水并不是纯粹审美的,所以相同的自然山水对他们而言有不同的代表意义。这其中既有儒家对到的伦理的阐释,也有道家对宇宙之道的体悟,还有佛教禅宗对生命的感悟。儒家观点不仅有“比德”观,更有积极的“入世”观。“穷则促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人应常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当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实现或仕途受挫遭贬官流放时,应通过“美刺”、“讽喻”、“言志”、“抱怨”等手法,借山托水来表明自己的心情和志向。道家思想从自然之道出发,重人性的自然,追求人的主体心灵的自由淳真。道家贵自然,崇尚自然之美,提倡“虚静"和“神思”,把虚静作为思维的活动条件。佛性真如空明静寂、澄澈明镜的涅槃境界深深影响了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对生命本真的洞悉,在诗中表现了自然物象的审美观念与佛理的思想浑融为一,表现了情致与景象的合一。桂林古代山水诗作为古代文人游览桂林山水所创作的文学形式,既描绘出古代桂林山水的风貌,又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操,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它艺术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诗中达到清新、平淡的境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审美范畴的“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系列有关“清”的复合词,在桂林古代山水诗中反复出现。从这些频繁出现的“清”词中,我们可以窥见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对“清”的偏爱。“清”意味着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吐间生活琐事的纷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对回归自然山水怀抱的渴望,对欣赏自然山水美景之后心灵的那份恬静与惬意,都在清新自然的诗句中体现了出来,使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达到一种清新自然的境界。平淡,不是指语言的平庸无力,而是雕琢之后的平淡自然,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和淡远的一种理想的诗歌艺术境界。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在诗中表达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冷静观照和人生的理性沉思,更多的是对官场沉浮的无常、个体生存状态及内心情感的抒发。他们在诗中所表现心态更加趋向于平淡,表达的情怀趋向于隐逸,人生态度趋向于抛弃功名利禄、隐身于世外桃源,这些都使得一部分桂林古代山水诗中的情感闲逸而平淡,达到《典雅》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境界。桂林山清水秀,无处不入诗,每一处风光都是诗人的创作素材和对象,桂林古代山水诗再现了桂林古代山水风光,论证了艺术美来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的命题。其诗画合一的艺术表现,体现出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力争摆脱官场的黑暗,渴望隐逸的人生意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独有的审美观念——天人合一思想,营构了自由自在无比逍遥的理想境界。21世纪,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桂林古代山水诗诗人呈现出的回归自然,悠然自得,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生活态度,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诗经》和《楚辞》中的采摘诗作为参照对象,系统地考察了先秦至六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采摘诗的产生、类型、变化以及意象和结构特征。采摘诗是伴随着人类的采集生
谢榛是明代中叶“后七子”中的一位重要成员,他在诗歌和诗学理论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在明代文学史中,特别在探讨明代诗风嬗变及当时诗坛状况的时候,
为实现NH^4+-N和COD的有效去除,采用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工艺处理乳酸菌饮料生产废水。该工程总投资355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1.19元/吨。运行结果表明,生化
目的了解厦门市市属中小学管道直饮水的卫生状况。方法 2013—2014年对辖区市属学校开展了直饮水机的卫生监测工作,采集水样进行检验。结果共检测市属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32份
道济乃南宋佛教临济宗的一位奇僧,志书多称“济颠”,民间尊称“济公”。济公故事流传到今天已有800年的历史,文献资料多而芜杂,保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学体裁之中,本文拟以佛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术前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师也更加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
方回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诗文批评家。著作颇丰,有二十四种之多,传世有《续古今考》、《虚谷闲钞》、《桐江集》、《桐江续集》、《瀛奎律髓》等六种,而《瀛奎律髓》专选五、七言唐
目的分析增溶剂在制剂中的增溶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介绍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为15~18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在制剂中的应用,分析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增溶剂的选择对其
目的收集整理并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