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野下人的尊严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传统的一个重要观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首次在《联合国宪章》中作为一个政治宣言和价值原则得以确立。之后,随着人性自觉和人们争取基本权利的社会抗议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人的尊严逐渐成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前沿性课题,在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引起了热议。本文是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结合人的尊严在生命伦理学、法伦理学等前沿性学科领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按照“词义解释--历史梳理--理论阐释--实践应用”的解释框架,对人的尊严是什么、为什么人享有尊严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进行系统性研究,力图澄清人的尊严的伦理内涵和伦理特点,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和解释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的,特别是由于新技术应用引发的关涉“人的尊严”的道德难题和伦理困境,过有尊严的生活。
  所谓人的尊严,在汉语中,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个人的尊贵庄严,现代意义上的尊严已经摆脱了等级制度的阴影,更多地指向个人的潜能、卓越的表现、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等,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在英文中,人的尊严是指人在与其他事物的相对关系中展示出其高级、高尚或卓越的一面,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身份地位、自然秩序、德性、声望或荣誉、尊严感等方面。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一直以来,思想家总是在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思考、认识和把握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及人的价值,进而考察人自身相对于其他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尊严”观念的日益觉醒和凸显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即古希腊-18世纪末的理论建构时期和19世纪以来的实践批判时期。在理论建构时期,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的尊严”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可以分为古希腊时期的相对尊严观、中世纪基督教传统的绝对尊严观、文艺复兴时期的主体尊严观、启蒙时期的自然尊严观和康德尊严等五种表现形式,其中康德尊严完成了“人的尊严”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性转变。在实践批判时期,主要存在源于自然法传统的“人的尊严”观和康德尊严两大传统,它们己然作为一种“理念或观念”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宣言和民法中得以贯彻;但由于实证主义质疑其根基的不可证实性,以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人性的藐视和对无辜生命的残酷迫害,甚至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基于此,二战后“人的尊严”才正式引入国际性宣言、宪章或盟约和国家宪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的尊严”观念面临新兴的生命伦理学的各种挑战。当前关于“人的尊严”的论辩还未突破这两大传统。从伦理根据看,人之所以享有尊严就在于(人的尊严的根据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或内在规定性,赋予-尊严说、相对-尊严说、主体-尊严说和权利-尊严说等四大理论主张各有其偏颇和不足。从伦理特点看,人的尊严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是平等、客观、绝对性的,这是人所共由的生物性使然;作为独特性的人的尊严是“我之为我”的特殊符号,是差异、主观、相对性的,这是人有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在伦理内涵上,人的尊严在观念或者理念上包括生命及其尊严、自尊与他尊、自治与自决等内容,在制度层面包括责任与义务、平等与公正等意涵。据于以上理论分析,当今社会要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就要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国家义务;承认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的价值诉求;程序正义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人肉搜索”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客观来讲,“人肉搜索”除了造成社会问题,其自身还具备伦理价值。一方面,从“人肉搜索”发展的过程来看,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触及了社会伦理道德底线,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然而,技术的应用原本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带来积极作用。  对于“人肉搜索”伦理价值的现有研究,目前主要涉及网络伦理方面的内容。针对网络伦理研究现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增强的求知欲,而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变得丰富多彩,从传统的广播等传播方式到现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当今社会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利用科技名义传播伪科学,给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反对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和召开研讨会等方式揭露作伪者的做法,使公众认清伪科学的实质。但是,学术界也有一些人士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反伪科学制造了“科技三大冤案”,反伪科学扩大化不但
学位
本文对当代科学主义的危机与人文主义的复苏以网络传播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体性认知的提高问题进行了探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主义也曾为西方思想启蒙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极权----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人的主体性被削弱。网络传播突显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其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工具理性支配下的社会产生
学位
院地合作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把政府、企业、研究所等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作用,以期提高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加快科技成果更好更快更充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支持地方乃至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了很多种相关的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情况的改变,各种新的模式也在探索和试验中。如何在探索中考评一个模式的优劣长短,就需要借助各种方法论,用系
学位
四川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先驱者。5.12汶川地震给了四川省旅游业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创,虽然说,地震灾害对四川省旅游业的直接破坏范围是局部的,但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却是长远而全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灾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减少游客对四川旅游的恐惧和抵触心理,重塑四川旅游形象任务繁重。地震沉重的打击了四川的旅游产业,同时也暴露出了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弊端。  本文立足于四川省丰
学位
当前人类已进入风险社会。深入剖析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理清风险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探索风险评估和治理的可行路径,对于回应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论文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来理解风险,借助唯物史观分析了当代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引入系统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方法阐释了风险的结构与扩散机制。风险内在于人的存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必然遭遇的问题。人被抛入世,须面对各种复杂
本文试图以晚清、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大陆农村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比较法和自然实验法,在历史资料及多人包括笔者在内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关系的因素。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该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史料以及实地调查的使用、价值判断等问题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为对关系本身的考察。先对大陆农村基督徒、非基督徒何以成为群体进行分析,进而
学位
“仁”是孔子学说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人生理想,它几乎包含了全部人类美德。那么“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颜渊的问“仁”说:“爱人。”又回答子贡的问“仁”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之的是“爱人”之法。孔子以“爱”解说“仁”,故“仁”亦称为“仁爱”。笔者对“仁爱”观念深感兴趣。郑玄等后儒以“相人耦”注“仁”,说明“仁”的真正实现是在群体社会当中。而这样的观念、态度
学位
尼可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法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创造性研究,使他在西方学术思想界占有一个很独特的地位。他秉承结构主义这个工具方法,用自己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对意识形态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早期著作中,普兰查斯提出了一个意识形态部门理论(regional theory ofideology),将意识形态划分为不同的亚部门,从而
学位
一般来说,人类生活需要三个条件:“我们心灵的内在满足,我们身体的外在享受,以及我们通过勤奋和幸运所获得的财富的占有。”这三个条件分别对应的概念是人的尊严的需要,人的自由的需要和人对于外在物质的平等占有的需要。在这三者中,只有最后一种“既易受他人的侵夺又可以经过转移而不受损失或变动,同时,这种财富在数量上又不足以供应每个人的欲望与需求。因此,增进这类财富的供应是组成社会的首要益处;与此相应,这种财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