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与锑对污水厂优化前后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段进水中含有大量的苯胺与锑,出水水质中COD与氨氮的含量较多,水厂改造前的出水水质常常会超过印染出水排放标准,发现前端深度处理程度不够,苯胺与锑对COD和氨氮去除抑制较高,因此需要对水厂工业废水段进行改造。工业废水段改造后,对COD和氨氮去除抑制进行研究,发现出水水质明显改善,出水水质达标排放。(1)苯胺与锑对活性污泥法去除印染废水COD和氨氮的抑制特性:研究不同浓度苯胺和锑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和对COD和氨氮去除的影响机制,对活性污泥的穿透率及活性污泥反应前后的浓度变化规律,混凝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主要结论为:苯胺与锑都对活性污泥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以出水指标COD和氨氮作为依据,且苯胺与锑的浓度越大,抑制作用也就越明显。在苯胺试验中,在进水COD浓度382 mg/L、氨氮浓度为7.1 mg/L的条件下,当苯胺浓度由0.4mg/L升高至5.4 mg/L时,曝气反应8 h内,COD去除率由84%降低至42%,氨氮去除率由74%降低至17%;在锑试验中,在进水COD浓度298 mg/L、氨氮浓度6.54 mg/L条件下,当锑浓度由0.02 mg/L升高至2.02 mg/L时,曝气反应8 h内,COD去除率由72.35%降低至35.62%,氨氮去除率由74.62%降低至40.48%。锑对于活性污泥的抑制相较苯胺更加明显。(2)苯胺与锑对微氧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pH、溶解氧、温度和污泥浓度对水解工艺的影响特性,以及苯胺与锑在微氧水解酸化和AO工艺中对活性污泥法去除印染废水COD和氨氮的抑制特性。主要结论为:pH、溶解氧、温度和污泥浓度对水解都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议pH维持在5.5-7.0之间;低溶解氧有助于氮类物质的转化,微氧水解酸化更为经济,也具有更高的操作可行性;温度在25℃时处理效果较好,注意低温水质情况;控制水解酸化段污泥的浓度,发现4 g/L时处理效果更好,建议在运行中将污泥浓度控制在4 g/L内。水解酸化对于苯胺有一定的去除率,但对锑的去除效果较差。(3)改造前后处理效果比较及指标监测:研究设置水解酸化工艺后的出水指标浓度,与未添加水解酸化段前进行比较。对改造后的各工艺出水进行监测,研究污染物去除规律。主要结论为:对于改造前后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得出改造后苯胺与锑的去除效果更好,厌氧污泥与活性污泥对苯胺与锑的耐受性更高,与未改造之前相比,进水苯胺浓度上限由2 mg/L增加至2.5 mg/L;改造前进水锑浓度在0.25mg/L时出水COD风险较大,改造后进水锑浓度上限可达到0.25 mg/L。对COD、氨氮、苯胺和锑长期监测表明,在冬季时应注意进水和出水水质。
其他文献
学位
三氯卡班(TCC)是一种常见的抗菌剂,被广泛的添加到如香皂、沐浴露、洗手液等日常生活产品产品中,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近50年的使用经历,但是有大量文献报道,随着其大量频繁使用,伴随污水进入环境,给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生物体有有致癌、致畸的作用。目前大量对TCC的研究都集中于其对生物体代谢和遗传方面,虽然也已有研究发现TCC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具有毒性作用,但是深入的作用机制尚
单颗粒冲击阻尼器碰撞时会产生较大噪音与冲击力,对设计参数变化敏感,因此研究人员用许多等质量小颗粒代替单一固体质量块,从而产生了颗粒阻尼器。颗粒阻尼器以增加结构阻尼为目的,是一种附加质量式的被动阻尼器。该阻尼器在主体结构的某些有限封闭空间内填充微小颗粒,通过颗粒之间的撞击和摩擦,消耗系统振动能量,具有耐久性好、可靠度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以及适用于恶劣工作环境等优点。为了明晰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本文
学位
杆系结构广泛的运用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建筑桥梁等工程结构当中。而杆系结构屈曲特性分析是众多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步,杆系结构极易出现屈曲失稳,所以对杆系结构的屈曲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杆系结构的屈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经典问题。传统方法多以平衡法、能量法和有限元法为主,这些方法局限于只能计算经典边界,对于高阶函数计算的收敛性和速度也存在问题。传统的傅里叶级数法中边界处位移函数的导数存在不连续的问
学位
学位
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ENs的低代谢率、病灶隐匿以及复杂的临床症状,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限制。已知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过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因此以SSTR机制为现象原理,靶向该受体的PET探针能够有效的将NEN病灶SSTR分布及表达状态可视化,利于准确诊
银杏在中国种植广泛,其果实(白果)每年产量高达6万吨,远远超过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加工方法使其不受季节限制;克服白果仍主要做为菜肴食用的局限性,开发出广为接受的商业产品。就此,本论文重点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干燥白果及复水白果的影响,优化最佳干燥工艺参数,并尝试干燥前预处理的应用。为白果的长期贮藏和商业化开发提供依据。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首先采用冷冻干燥、红外干燥、热风干燥
目前,我国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严重影响到作物安全以及周边人群的健康,因此亟需开发高效固定土壤中PAHs的修复材料。有机黏土是黏土矿物通过表面活性剂等有机试剂改性的,对污染物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的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中。前期实验室研究表明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蒙脱土(TMSP-SMF)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